在中医发展历史上,留下了很多经典名方。而后人又在这些名方的基础上,裁化、加减创造了新的方剂或药物。以治疗腰痛、治疗夜尿见长的腰...
在中医发展历史上,留下了很多经典名方。而后人又在这些名方的基础上,裁化、加减创造了新的方剂或药物。以治疗腰痛、治疗夜尿见长的腰肾膏,就是在右归丸、五子衍宗丸两个名方的基础上创制而成,并且改口服用药为穴位给药,极大的拓展了用药场景。
经典名方:右归丸、五子衍宗丸
右归丸,方出《景岳全书》,一张经典的温补肾阳之方。
五子衍宗丸,则出自《悬解录》,是由枸杞子、菟丝子、覆盆子、五味子、车前子“五味”中药组成。由于方中枸杞子、菟丝子、覆盆子、五味子均可入肾,车前子泻中寓补,使全方补中寓行,是补肾名方,可广泛应用于治疗因肾阳虚导致的腰痛、夜尿、阳痿早泄等病症。
腰者,肾之府也。肾阳足则腰不痛,肾阳足则小便利。故而中医认为,腰痛、夜尿、小便不利等,均和肾阳不足有关。右归丸加五子衍宗丸,双方合用,起到更好的缓解腰痛的作用!
穴位给药,变“口服”为“膏药”
在中医治疗疾病的过程中,自古就有“针”“药”两种途径。所谓“针”,即通过人体的经络,借助针灸、艾灸等方式来治疗疾病。所谓“药”,则是通过服用药物来治疗疾病。其实,古代医家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中,更多的是“针”、“药”并用。
后来随着中医的发展,后来又出现了“穴位用药”的治疗方法。即药物通过皮肤、穴位吸收,让药力透皮吸收来治疗疾病。穴位给药,不仅可以避免肝脏及各种消化酶、消化液对药物成分的破坏,还可以避免口服药物对肠胃的刺激。
对于老人、等特殊用药群体,体外用药可以最大限度的避免药物的副作用,发挥药物的治疗作用。同时,相比“针灸”的治疗方法,用“膏药”代替“针”、“艾”,可以随时帖随时撕,不仅能延长药物穴位刺激的时间,而且使用起来更加方便快捷。
腰肾膏,穴位给药治腰痛
以腰肾膏为例,就是通过将膏药敷贴在“腰眼穴”和“关元穴”,来治疗腰痛和夜尿。据介绍,腰肾膏是将“右归丸”、“五子衍宗丸”两个温肾助阳的方剂合二为一,充分发挥了这两个名方的温肾助阳的功效,借助穴位给药的方法来治疗疾病。
腰眼穴属于经外奇穴,位于第四腰椎棘突下,旁开约3.5寸凹陷中(双手叉腰,大拇指所在位置),因形似眼窝,故名“腰眼”。平时久坐,常觉腰部酸胀处即是。按揉腰眼穴,可缓解腰部不适。关元穴则属任脉,位于腹部正中线,肚脐下3寸,具有培元固本、补益下焦之效。只要将腰肾膏贴敷在这两个穴位上,就可起到治疗腰痛、夜尿的作用。
据悉,腰肾膏的使用方法十分简单,使用时只需要贴在腰眼穴和关元穴即可,睡前贴,睡醒撕,每次贴敷时间八小时,一日只需用药一次,既方便又快捷。最后,专家表示:腰肾膏穴位给药,并非是要取代口服药物,而是可以和口服药联合使用,内外兼治,共同治疗夜尿和腰痛。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6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