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库 > 兰州晨报 > 中医中药进农村 做实做好利民生

中医中药进农村 做实做好利民生

时间: 2013-01-25 10:45  来源: 兰州晨报   编辑: 求医网

近年来,我市在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目前全市95%的基层医疗卫生单位能够开展中医药服务,部分乡镇卫生院建成中医特色浓厚的中医馆。

摘要:

  中医中药进农村,做实做好利民生

  --酒泉市卫生局启动农村中医药服务“1115”建设工程

  近年来,我市在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目前全市95%的基层医疗卫生单位能够开展中医药服务,部分乡镇卫生院建成中医特色浓厚的中医馆,73%的乡镇卫生院和44%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成中医特色医疗机构,大部分中医特色医疗机构都达到了“3个1/3”的业务工作要求,各县市区中医适宜技术累计培训1530人,中医药特色医疗、预防、保健服务基本覆盖了基层医疗机构。但在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服务需求下,我市的基层中医药服务网络还有待完善,尤其是农村的医疗卫生基础设施条件较差、人才匮乏,村民的中医药健康知识普及难度大,如何提高农村中医药服务能力和水平,成为中医药事业发展中的重中之重。

  自今年9月开始,我局认真贯彻全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视频会议精神,落实省卫生厅在基层进一步开展中医药宣传和推广中医适宜技术的工作要求,把基层中医药工作的重点放在农村,把主要人力、物力放在常见病、多发病、普通病的预防和医疗上,提出“1115”农村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工程,以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传播与交流中医药知识为主线,以彰显中医药特色优势为重点,以宣传中医药知识、推广中医适宜技术为手段,推动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的快速提升。

  “1115”工程,即“‘一村一墙’、‘一村一社’和15项中医适宜技术”的建设和推广工作,我局计划从2012年9月起启动建设工程,到 2013年6月底,全市435个行政村完成“村级中医药文化宣传墙(长廊)”和“村民健康养生社”的建设工作,做到“一村一墙”、“一村一社”;到 2014年9月底,全市医疗卫生技术人员和所有的农村居民了解和掌握15项中医适宜技术。以简便、适宜、有效的方式,推进中医药防病治病健康知识和基本技能“进村、进组、进户”,增强农村居民自我防病治病能力,提高农村广大群众健康水平目。

  为确保“1115”工程的全面开展,2012年9月20日,我局召开了“酒泉市农村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推进会”,制定《酒泉市农村中医药服务 “1115”工程建设实施方案》,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对全市“1115”工程做了详细的安排部署。会议现场,市卫生局与各县(市、区)卫生局主要负责人签订了目标管理责任书,细化了工作任务,明确了职责分工,进一步保障了农村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的顺利实施。

  《实施方案》明确要求,“村级中医药文化宣传墙(长廊)”的建设,要坚持因地制宜、美观实用、简易价廉、形式多样、群众喜闻乐见的原则,在村委会、乡村集市等人口相对集中、人口流量大、便于群众观看的地段设立宣传墙(长廊),宣传的内容主要包括预防和治疗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关节炎、感冒、慢性支气管炎、胃病、肠炎等常见病的知识,民间单验方、食疗、运动养生及简单易学的中医适宜技术等。在村卫生室建立“村民健康养生社”,推举村里威望较高、热心公益事业、熟悉疾病预防和养生保健知识的村民或乡村医生担任社长和社员,针对本村村民在卫生健康上出现的问题,进行经常性的研讨交流、学习活动,向其他村民普及疾病预防和养生保健知识,推广简单易学、疗效确凿的中医适宜技术。15项中医适宜技术通过师资培训、医务人员培训和村民培训三个阶段,针对艾灸、拔火罐、按摩、放血、热敷、刮痧、蜡疗等15项中医适宜技术的适应症、禁忌症和具体操作等内容开展培训,确保医务人员熟练掌握15项适宜技术,村民能够学以致用,自我治疗一些日常生活中的不适症状,在减少医药支出的基础上,提高农村广大群众的健康水平。

  目前,我市肃州区中医药宣传“一村一墙”、“一村一社”示范点正在建设当中;除牧业县外,大部分县市区专门召开了会议,对“1115”工程的实施进行了安排部署,并着手建立示范点;全市中医适宜技术师资培训班,也将于10月份正式开班。
(责编:张岩)

相关标签
中医药材
利民
分享赢大奖:
新浪微博(企业版) QQ微博

新闻推荐

我国胃肠疾病发病率已高达20%
我国胃肠疾病发病率已高达20%

近日,有调查显示,目前胃肠病的发病率已超两成,而且据知名医院内科专家透...[详细]

在线提问

最少可输入50个汉字

常见病 儿童 老人 女性 男性

精彩推荐

求医网

网友、医生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2014 Qiuyi 求医网  北京时代网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提示:任何关于疾病的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面对面诊断。

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扫描关注 互动有奖

微信号:2575014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