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新闻视点 > 糖尿病发展有四阶段 出现消渴为中后期

糖尿病发展有四阶段 出现消渴为中后期

时间: 2013-12-04 16:34  来源: 深圳特区报   编辑: 媛媛

现代糖尿病的临床具有以下特点:作为糖尿病的主体人群,2型糖尿病占90%以上,肥胖者又是2型糖尿病的主体。80%的2型糖尿病患者表现为肥胖或超重。

摘要:

  近几年来,糖尿病的发病率一直在增高。有专家指出,在治疗糖尿病上,有的中医认为糖尿病=消渴,糖尿病都是虚证。其实,这都是认识的误区,从辩证上来看,糖尿病的发展有4个阶段:郁、热、虚、损。

  深圳特区报记者 余海蓉

  实习生 沈逸云 通讯员 黄淑芬

  “糖尿病=消渴”是误区

  仝小林说,传统认为,糖尿病等于消渴。这其实是中医认识的一个误区。

  仝小林指出,现代糖尿病的临床具有以下特点:作为糖尿病的主体人群,2型糖尿病占90%以上,肥胖者又是2型糖尿病的主体。80%的2型糖尿病患者表现为肥胖或超重。肥胖2型糖尿病发展为消渴,大体要经历三个阶段:肥胖——脾瘅——消渴。

  《素问·奇病论》记载:脾瘅,此肥美之所发也,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

  这就说明古代糖尿病的主体人群和现代一样,肥胖。古代糖尿病诊断主要靠特征性症状消渴(即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三少一多”)来辨识,现代医学可以查血糖来诊断,血糖控制良好及糖尿病初期患者基本不会出现消渴,真正有消渴症状的只占13%,而有了这个症状也已经是糖尿病的中晚期。这也正是为什么用治消渴的方法治不了肥胖2型糖尿病的根源。“仅以消渴来概括糖尿病或对等糖尿病,都是片面的。按照消渴辨治糖尿病必然难以取得满意疗效。”

  糖尿病的辨证论治

  现代糖尿病分为胖、瘦两大类型。从中医角度来说,脾瘅引发肥胖型糖尿病,消瘅则是消瘦型糖尿病的原因,二者都将发展为消渴,最终引发并发症。仝小林介绍,糖尿病发展存在“郁、热、虚、损”四个阶段。

  “郁”是疾病早期,由于患者长期饮食积滞或情志不调等,使机体处于一种郁滞状态。“郁”表现有两证,当出现“中土壅滞证”,建议可用厚朴三物汤;出现“肝郁气滞证”,建议用四逆散。

  “热”是在“郁”的基础上日久化热,热邪弥漫,波及脏腑,则见肝热、胃热、肠热、肺热、血热等。“肝胃郁热证”可用大柴胡汤,“肺胃热盛证”可用白虎汤,“热毒炽盛证”可用三黄汤,“胃肠湿热证”可用大黄黄连泻心汤或承气汤,“痰热互结证”用小陷胸汤,“肠道湿热证”则可用葛根芩连汤。

  “虚”是火热持续,耗气伤阴及脏腑元气,致虚象渐露,形成虚实夹杂。“热盛伤津证”可用白虎加人参汤,“阴虚火旺证”可用知柏地黄汤,“气阴两虚证”可用干姜黄连黄芩汤,“脾虚胃滞证”可用半夏泻心汤,“上热下寒证”可用乌梅丸。

  仝小林特别提醒,在“虚”的阶段容易出现痰、湿、浊、淤的兼证。

  兼痰表现为形体肥胖,恶心口黏,舌体胖大,苔白厚腻。方药:二陈汤加减。

  兼湿表现为四肢沉重,倦怠嗜卧,舌胖大,边齿痕。方药:平胃散加减。

  兼浊表现为腹部肥胖,实验室检查血脂或血尿酸升高,或伴脂肪肝,舌胖大,苔腐腻,脉滑。方药:红曲、五谷虫、生山楂、西红花、威灵仙。

  兼淤表现为肢体麻木或疼痛,胸闷刺痛,或中风偏瘫,唇舌紫暗。方药:一般选用桃红四物汤,以眼底或肾脏络脉病变为主者,选用抵挡汤。

  “损”是由虚致损,表现为脏腑脉络的虚损,根本在于脉损(大血管)和络损(小血管)。“脾肾阴虚证”可用杞菊地黄丸,“阴阳两虚证”可用金匮肾气丸,“脾肾阳虚证”可用附子理中丸。

  食疗:苦味可降糖

  对于糖尿病患者食疗,仝小林建议,饮食应清淡,忌油腻多脂,特别是含饱和脂肪酸的食物。苦味可降糖,可多吃如苦瓜、野菜、苦丁茶、黄连等带有苦味的食物,降糖败火,苦寒清热,调理代谢。水果方面,柚子是糖尿病患者不错的选择,可起通便作用,糖分也不高,此外橘皮、山楂等也不错。

  健康提示:在生活中,糖尿病患者需要根据不同的病症来选择具有相应治疗作用的食物,也就是在辩证施膳的原则之下,在选择搭配的食物。另外还应该根据每个人的体重、年龄、体型、劳动强度,计算每日所需总热量,制定科学合理的饮食计划,做到定时定量。

相关标签
糖尿病
消渴
肥胖
降糖
分享赢大奖:
新浪微博(企业版) QQ微博

新闻推荐

专家:空气净化器不如健康生活方式
专家:空气净化器不如健康生活方式

空气净化器通常由电路负离子发生器、微风扇、空气过滤器等系统组成,它的工...[详细]

在线提问

最少可输入50个汉字

精彩推荐

常见病 儿童 老人 女性 男性

求医网

网友、医生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2014 Qiuyi 求医网  北京时代网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提示:任何关于疾病的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面对面诊断。

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扫描关注 互动有奖

微信号:2575014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