痴迷于智能手机会造成一系列心理疾病,比如“没手机恐惧症”。英国《每日邮报》2013年12月30日报道说,这一词汇最早出现于英国邮政部门的一次调查中。
婴幼儿用iPad影响肌肉发育
□荆晶
不少家长发现,电子设备是哄娃“神器”。只要把这些东西塞在孩子手里,就可以让他们立刻安静下来。
但是,让小朋友用电子产品会对他们的视力产生影响。不仅如此,美国医学专家指出,常用iPad等触屏电子设备还会影响他们的手掌和手指部位肌肉发育。
也许有的家长会说,孩子使用电子产品也可以学到知识,但医生却认为此种方法存在明显弊端,在他们看来,在屏幕前的时间太长有损孩子们的身体发育。
马里兰州学习与治疗中心职业临床医学家林赛·马尔佐利接受哥伦比亚广播公司采访时说:“如果孩子们总用iPad,而不是用笔在纸上涂涂画画,那些(手掌和手指的)肌肉的力量就会很弱。”
她说:“我见过许多到我们这里看运动神经发育迟缓问题的孩子,有些孩子的肌肉力量退化。”
有医生建议说,家长可以让孩子使用触屏电子设备上的教育软件来学习知识,但要限制使用时间,每次不能超过15分钟。
2013年底出台的一项调查显示,美国使用触屏电子设备的儿童数量在过去两年中增加了一倍。两岁以下婴幼儿中,有40%用过这种设备,8岁以下儿童中使用比例更是达到75%。
大巴尔的摩医学中心儿科医师蒂莫西·多兰说,触屏电子设备对孩子有很大吸引力,“他们用手指一碰就会触发反应,这会令他们感到惊喜”。
但医生们认为,触屏是一种最近几年才出现的新产品,这种技术太新了,以至于研究人员无法预测它可能给孩子带来的影响,这也正是让医学界人士忧心忡忡的地方。
多兰说:“有些家长毫不干涉,让孩子一玩iPad就是三四个小时,这无异于在玩火。”
美国儿科协会新出台的指导方针显示,两岁以下的儿童不要使用任何电子产品,两岁以上的孩子每天在各种屏幕前的时间总共不要超过两小时。另外,家长不要在儿童的房间中放置电视或者电脑。
英国先前一项研究显示,经常使用电脑、智能手机或者玩电子游戏会给孩子埋下健康隐患,导致他们面临颈椎以及后背疼痛的危险。
这项研究结果显示,2012年,有3/4的小学生和2/3的初中生出现后背痛或头痛症状。
英国物理疗法专家洛尔纳·泰勒说:“我们要帮助孩子们养成良好的习惯,给他们提供资源,令他们感到舒适,从而能够集中精力,发挥自己最大潜能,自愿多参加体育锻炼,不要让疼痛影响他们的生活。”
走路发短信易致身体失衡
□黄敏
大街上常见边走边发短信的人。澳大利亚研究人员发现,走路时发短信可能致使人体失去平衡,走路姿势像机器人一样,从而容易摔倒或发生事故。研究人员敦促人们需要发短信时驻足片刻,不费多少时间,却能确保安全。
昆士兰大学研究人员征募26名年轻男女为**者,让他们走3段9.14米的直线路径,一段不拿手机,一段边走边看短信,另一段边走边发短信,同时观察**者走路时的身体姿势。
研究人员发现,**者使用手机时步伐发生明显改变,尤其是边走边发短信时,步速变慢,偏离直线路径,而且头部动来动去。
为了让视线停留在屏幕上,**者走路时姿势异于平常。英国《每日邮报》援引研究人员西沃恩·施瓦布伦的话报道:“我们发现,人们走路姿势像机器人一样。”
施瓦布伦说:“为了让眼球盯住手机,他们‘锁住’胳膊、躯干和头部,以便让手机一直在视线范围内,因此减少了身体各部分的动作。先前研究告诉我们,身体动得少,摔倒的可能性更大。”她在由最新一期美国《科学公共图书馆综合卷》发表的报告中写道,注意力集中于编写信息和头部动来动去也可能影响身体平衡。
施瓦布伦认为,公众需要进一步了解走路发短信的危险。她说,近年来,由于走路发短信而引发的交通事故、被铁轨绊倒、误入喷泉、摔下堤岸等事故常见诸报端。行人发生事故越来越多,走路发短信是主要原因之一,“尽管如此,几乎没有研究关注发短信如何影响人行走”。
英国A A汽车驾驶基金会的统计数字显示,在英国,因路人分心引发的交通事故每天最少发生17起。基金会会长埃德蒙·金说:“每走一步,你都会撞到看着苹果手机或黑莓手机的路人。通常是商务人士,边走边用手机查看股票价格……驾车者必须时刻保持警醒。”
施瓦布伦说:“了解使用手机如何改变走路方式有助我们找到办法减少事故和伤害发生。”她建议加强教育或者政府监管。
“其实,一个非常简单的解决办法是发短信时停下脚步,”她说,“大概只需要30秒,等发完短信再继续往前走。”
施瓦布伦倾向于教育为主。不过在美国新泽西州利堡,警察一旦发现走路发短信的路人,会按违章穿越马路规定施以处罚。
网友、医生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2014 Qiuyi 求医网 北京时代网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提示:任何关于疾病的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面对面诊断。
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