痴迷于智能手机会造成一系列心理疾病,比如“没手机恐惧症”。英国《每日邮报》2013年12月30日报道说,这一词汇最早出现于英国邮政部门的一次调查中。
日前,诺基亚公布了一项调查,该调查显示,不少人对于智能手机会上瘾,甚至是没事就会看一眼手机,一天至少能看高达150次。英国心理学家表示,过度沉迷手机会导致严重心理问题,同时也会影响身体健康。
痴迷于智能手机会造成一系列心理疾病,比如“没手机恐惧症”。英国《每日邮报》2013年12月30日报道说,这一词汇最早出现于英国邮政部门的一次调查中。那次调查显示,英国53%的人在手机丢失、没电、欠话费或者连接不上网络时会感到焦虑。
没手机恐惧症的典型症状是不愿关机、总想看看有没有未接来电或者新信息、经常给电池充电以及带着手机去卫生间。
痴迷手机程度更深的人甚至会出现在睡梦中发短信而不自知的情况。这种行为通常发生在入睡后两小时内,除了会产生令人尴尬的对话外,还会打乱深度睡眠进程,导致人起床后感到精疲力竭,影响大脑功能。
另外,还有70%的手机用户患有“震动幻听综合征”,不时感觉手机在震动。心理学家说,这是“期待焦虑”作用的结果。
手机对身体的影响同样不可小觑。
大拇指是操作手机的“主力”,但这让它与腕关节形成一个并不自然的姿势,久而久之可能导致腱鞘炎。一项最新调查显示,英国43%的智能手机用户在过去5年中曾出现过大拇指疼痛。半数人说,手机用多了会感觉大拇指没有力气。
《每日邮报》说,电子产品用得太多还会导致头部习惯性下垂以及驼背,这会增加大脊椎压力,导致脖子、头和肩膀疼痛。
电子产品普及带来的另一个明显副作用是近视发病率大幅上升。“聚焦诊所”创始人戴维·阿拉姆说,自智能手机1997年问世以来,英国人近视率增加35%,预计未来十年还会增加50%。
另外,人们在聚精会神盯着屏幕时,眨眼的频率会减少1/3,这会使眼泪蒸发率更高,从而引发干眼症,最终导致对眼睛的长期性伤害。
专门研究网络成瘾现象的斯旺西大学心理学教授菲尔·里德说,手机会影响人际关系。不少人即使是与朋友、家人聚会时也拿着手机,不过他们总是嘴硬,不承认自己离不开手机。这样的人通常存在冲动控制困难问题,注意力很容易被分散,还会因此被朋友圈排斥、引发抑郁。
那么,如何才能戒掉电子产品瘾?
里德建议,不要在上床睡觉前查看社交网络或电子邮件。电子产品发出的光会遏制褪黑素产生,而褪黑素是对睡眠至关重要的一种激素。另外,不要随身携带充电器,这可以让你为节约电而少看几次手机。
他说,人们在上班路上不要玩手机,可选择看书代替。拍照时也可以用数码相机而不是手机。另外,“开发”一些不需要手机的娱乐项目,比如运动、面对面与家人或朋友聊天。还有一个“戒瘾”的有效方法是写日记,记下每天使用手机的时间和目的,这样你就能真正了解自己整天拿着手机是在做什么。
网友、医生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2014 Qiuyi 求医网 北京时代网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提示:任何关于疾病的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面对面诊断。
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