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协议采购中,通用设备都会有专家讨论确定的符合使用要求的基本参数,克服了过去各家医院自行定参数的弊端,从而实行了真正意义上的统一招标,能较好地堵住设备采购的漏洞。
检察机关揭开医疗腐败三大黑洞
多名院长栽倒在设备药品耗材采购上
“‘5·14’专案行动立案31宗、挖出43个蛀虫,这令我们震惊!”参与案件调查的检察官对记者说。医疗卫生领域的系列腐败案,引起办案人员的深思:这是偶然还是必然?调查发现,31宗案件有其共性:批捕的43人中,多人都染指医疗设备、药品、耗材采购。他们经不住高回扣的诱惑,最终栽倒在 “黑洞”里。
“黑洞”之一
设备分散采购名堂多
检察官分析“5·14”专案中查获的多宗医疗腐败案件发现,在医疗设备采购中收取贿赂是一个普遍现象。几名医院负责人和相关科室主任就是这样堕落的。
比如,横岗人民医院原院长孔某奇在担任大鹏医院院长、平湖医院院长、横岗医院院长期间,收受设备采购(推销)方面的贿赂高达188万元。市第三人民医院口腔科原主任李某权在任职期间,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在医院医疗器械采购过程中,为供应商谋取利益,并非法收受一名供应商贿赂,受贿金额共计50万元。
按照政府采购条例,医院的设备都是采取招投标方式采购的,那么漏洞到底在哪里?
市检察院的检察官告诉记者,医疗设备采购与各单位普通设备采购有很大区别。尽管按照规定,10万元以上的设备都需要通过市(区)采购中心招标采购,但是医院和使用科室对于该设备的配置和参数有决定权。因此,设备厂商和代理商愿意花重金对医院科室负责人以及主管领导行贿,使这些受贿人按照行贿人提供的仪器参数设置来采购标准,制作招标文件,相当于“定向招标”,政府采购流于形式。
这样的一个案例颇能说明问题:2004年5月,深圳市妇幼保健院原院长侯某中认识了深圳市一家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和一家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胡某明。胡某明请侯某中帮忙,优先采购其公司经销的贝克曼医疗产品。侯某中向医院检验科、设备科“打招呼”推荐贝克曼产品。
随后,检验科和设备科在采购时,根据贝克曼产品“量身定做”确定设备参数,使胡某明的公司多次顺利中标。
为感谢侯某中,每年中秋、春节,胡某明都亲自送给侯某中一个装钱的大信封,累计数额达110万元。
可见,有些医疗设备表面是“阳光采购”,冠冕堂皇,实际上其背后仍有龌龊的暗箱交易。
“黑洞”之二
药品招采分离空间大
检察官告诉记者,医院里一些有权的人是在医疗药品采购上出问题,拿回扣是其收受贿赂的手法。
坪山人民医院原院长蔡某明在任职期间,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供应商谋取利益,并非法收受2名供应商贿赂,受贿金额共计13万元,其中一部分是药品采购的回扣。
市妇幼保健院原副院长兼口腔疾病防治中心主任刘某桃在任职期间,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供应商谋取利益,并非法收受两名供应商贿赂,受贿金额共计120万元、港币2万元,其中也有药品采购方面的赃款。
“药品采购过程中的贿赂行为最为普遍,被调查的每个医院基本上都有涉及。”市检察院检察官指出。
问题到底出在哪里?“药品采购模式不够科学,‘阳光采购’流于形式,药品采购决定权集中在少数人手里”。检察官指出。
检察官分析,现行的药品采购由省里集中招标,最终确定用药目录和价格。然后由用药医院在目录中选定。换言之,医院对药品有选择和决定权。这种模式的弊端是招标和采购分离,客观上给医院和药商提供很大的操作空间,说话管用的院领导和药剂科就利用这一漏洞收取药商的回扣。
“黑洞”之三
耗材自行采购回扣高
心脏起搏器、人工关节和注射器、纱布、酒精等都是医院常用耗材。在采购方式上,广东省和深圳市对低值耗材放开,由各医院自行招标采购,相当分散。一些医院的人员借此与供应商勾结,捞取好处。
相对于几十万上百万的设备采购,耗材的单个价值较低。但是用量非常大,对厂商而言,量大则利厚。利厚则足以支付给院方相关人员的回扣。对此,检察官用“价格高昂”、“利润惊人”来形容。回扣的幅度往往是销售额的20%-50%。如在“5.14”专案中,涉案的某品牌乳腺活检针,经销商的进货价与医院的进价相差3倍,市妇幼保健院的4人长期从中收受贿赂。
记者手记
惩防结合的好典型
在医疗卫生领域立案31宗,在采购和管理漏洞中挖出不少“蛀虫”,这是市检察机关去年开展的“5·14”专案行动的战绩。检察机关乘势而为,与医疗卫生管理部门一起“会诊”医院管理问题,在预防上扩大战果。
一年来,参加打贿的一些检察官,拿起笔撰写论文,阐述防腐思路,探寻预防对策。市检察院更是整合力量,与医疗管理部门一起座谈,研讨分析医疗卫生系统职务犯罪的原因、特点和趋势,就完善采购制度和医院管理模式提出意见和建议。双方还联合举办职务犯罪预防图片展,以案明纪,警示教育。
医疗卫生领域则深入反思,梳理公立医院反腐倡廉的相关制度,完善体制机制,在设备、药品、耗材采购环节上堵塞腐败漏洞,在医德考评上建立平台,在“大处方”、“大检查”问题上推出解决办法,有的已见成效,惠及民生。有的即将发力,助推廉洁诚信医院建设。
标本兼治、惩防并举,消除腐败滋生蔓延的土壤和条件,是检察机关的一贯“套路”,而这次“5·14”专案行动结束后与医疗卫生领域的紧密互动及良好成效,堪称“惩”“防”结合的范例。人们乐见这样的成果,期待更多的典型。记者 方兴业
网友、医生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2014 Qiuyi 求医网 北京时代网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提示:任何关于疾病的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面对面诊断。
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