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新闻视点 > 城市青年人不觉中患“信息依赖症”

城市青年人不觉中患“信息依赖症”

时间: 2013-11-05 14:34  来源: 新华网   编辑: 洁洁

记者调查发现,在城市青年群体中,“低头族”的队伍正不断壮大,尤其是“白领”和学生,一些人对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的依赖度几乎达到“痴迷”的地步。

摘要:

  近几年,社会经济快速上涨,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着,电子产品不断换代、升级,随着手机、电脑等产品的不断普及和功能越来越强大,人们沉浸其中的时间也越来越多。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是我在你面前,你却在看手机。”“把手机贴在我脑门上吧,这样至少我可以假装你对我目不转睛。”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那些只顾低头看手机而冷落面前亲友的人,有了一个新的代名词——“低头族”。这一群体潜在的“信息依赖症”,也引起了不少专家的注意。“戒手机”真的比戒烟还难吗?信息时代的人际交往为何越来越苍白无力?

  “低头族”抑或“屏幕奴隶”?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网民人均每周手机上网时长约12小时;80%的手机网民每天至少使用手机上网一次,近六成手机网民每天使用手机上网多次。

  相伴而来的,就是“低头族”的出现。这一群体的显著特征,就是不论朋友聚餐、家人聚会,还是地铁上、电梯里,甚至过马路、上厕所的时候,都会习惯性地低着头看手机,忙着刷微博、聊微信、看网络小说或者玩游戏,与周围产生一种冷漠的“隔绝”。

  记者调查发现,在城市青年群体中,“低头族”的队伍正不断壮大,尤其是“白领”和学生,一些人对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的依赖度几乎达到“痴迷”的地步。24小时开机,不用手机实时查看微博、微信或QQ便无法安心,等待的时候如果没有手机的陪伴便无所适从,用手机看小说、浏览社交圈的朋友动态成了最好的“催眠曲”。

  更有甚者,出现了因“玩手机”而“不要命”的情况。有人因低头看手机而闯红灯被撞,有司机边开车边玩手机罔顾乘客生命,甚至还有粗心的父母忙着玩手机而弄丢孩子……

  围绕着“低头族”,衍生出了不少其他“族群”:比如喜欢反复拉伸页面到无法自控的“刷屏族”,利用移动终端不断网络购物的“剁手族”,还有一些迫于工作需要必须时刻低头看手机的人,被称为“屏幕奴隶”。如政府网宣工作者、股票证券分析师、销售公关人员等,因为手机傍身而习惯了“无意识加班”。

  不少网民表示,即便自己不是“低头族”的一员,也能从身边随便拉出七个八个同类。和“低头族”相处中时常被“架空”的遭遇更是不胜枚举。“情人节吃个饭,我男朋友还一个劲玩手机,也不跟我说话,感觉很不尊重我。”网民“飘飘仙子”说。“饥肠辘辘地等满一桌菜,不是趁热吃,而是先拿手机一阵狂拍,真是够奇葩的。”网民“泰山压顶”说。

  不知不觉患上“信息依赖症”?

  “从社会学角度分析,智能手机已成为‘低头族’打发碎片时间不可或缺的工具。”上海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顾骏认为,快节奏的生活、繁重的工作压力,使得城市青年群体中属于个人的“整块”时间越来越少,但吃饭、赶路的“碎片化”时间却在增多,于是,不少年轻人通过手机等移动终端进行“碎片化”的休闲娱乐。

  如果偶尔打发时间,玩玩手机未尝不可。但长期依赖或沉溺,则可能带来眼睛、颈椎等疾病。更重要的是,会造成潜在的社交障碍或心理问题。不少“低头族”坦言,如果手机不在身边,会有种莫名的焦虑,因为过度依赖手机,甚至出现了某种“神经质”的举动。

  “昨天早上去上班的时候把手机忘在家里了,结果一整天我都心神不宁。”上海IT从业人员薛先生说,“白天只要有点空闲就会看手机,手机一离开视线就会不停地找,有时候都觉得自己是不是疯了。”

  “我感觉自己已经到了不拿手机就觉得手没地方放的地步。”在上海地铁站,记者随机采访了一个“低头族”,该小伙坦言,“有时候低头看手机,其实都没什么目的性,就是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把每个手机应用程序都点一遍,点完了再回头刷微博。”

  “从心理上说,这是一种信息依赖症。”上海市心理学会副会长、复旦大学心理学系教授孙时进说,“低头族”在某种程度上是被时代裹挟着、绑架了向前走。“如果没有手机或网络,就会容易感觉自己在周围的人群互动中‘out’了。另一方面,这些人群往往因为现实社交圈狭窄,获取信息和交流的渠道不足。”

  过度依赖虚拟社交,会使正常的社交沟通缺失、人际关系紧张。网民“小晖”坦言,他在虚拟世界里十分活跃,发了数万条微博,但在单位却习惯沉默寡言,即使和坐在隔壁的同事说话,也倾向于用QQ或微信。“就是懒得面对面说话,反正聊天软件里都可以解决,只要动动手指就行。”

  “这属于强迫性心理依赖和强迫性媒介使用行为。”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传播学教授李双龙说,一般来说,这种行为主体会对现实中的人际关系产生紧张和逃避情绪。而且,他们很难认识到,自己无目的、无意识地虚耗了很多时间。

  学会“自我控制”,给大脑一些“留白”

  专家指出,发呆、独处、幻想甚至无所事事,都可能是思考的良好契机,成为凝结智慧的过程。但现在不少年轻人情愿被动地接受“碎片化”的信息,也不愿停下脚步来思考。给大脑一些“留白”的空间,适当让自己抽离出他人的世界,或许才能找到真正的存在感。

  “人类进入工业化社会后,有些需求就是商家制造出来的,商家生产出的东西就是希望他的使用者喜欢并迷恋。”顾骏说,“看不看手机、依赖与否,都是个人选择。但选择就意味着责任,每个人做出选择时要掂量好将会产生的影响。”

  每个人都该对比一下自己,是不是已经在不知不觉中患上了“信息依赖症”,成为过度依赖智能手机或虚拟社交的“低头族”。如果是,就应适当克制。孙时进说,“这与对酒精、烟的依赖有相似之处,成年人自控能力较强,可以靠意志力来改变,更重要的是多找其他兴趣,转移注意力,慢慢从这种依赖中脱离出来。”

  在移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美国,不少人已开始意识到“信息依赖症”可能带来的恶果。正在美国杜克大学留学的李萌说,美国年轻人发明了不少“戒手机瘾”的妙招。“比如朋友聚会的时候,我们会把手机‘叠罗汉’,谁要是忍不住先拿了,就要负责买单。”

  目前,我国手机、ipod等的不断普及,不光是年轻群体,甚至小孩子也开始慢慢的加入“低头族”,因此不少网民联合倡议,社会公益组织不妨设计一些类似“断网一小时”“不带手机一天”等主题活动,倡导大家回归现实世界,关注身边的人和事。

分享赢大奖:
新浪微博(企业版) QQ微博

新闻推荐

专家:空气净化器不如健康生活方式
专家:空气净化器不如健康生活方式

空气净化器通常由电路负离子发生器、微风扇、空气过滤器等系统组成,它的工...[详细]

在线提问

最少可输入50个汉字

精彩推荐

常见病 儿童 老人 女性 男性

求医网

网友、医生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2014 Qiuyi 求医网  北京时代网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提示:任何关于疾病的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面对面诊断。

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扫描关注 互动有奖

微信号:2575014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