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统计今年上半年市食品办公布的25期食品信息安全周报,发现在下架的70个批次不合格食品中,有超过4成存在漂白剂、色素、甜蜜素、防腐剂超标等问题。
最近,国内食品安全事故频发。近日媒体报道称,国内9成食品含有添加剂。加上在4月份集中曝光的染色馒头、毒豆芽、毒生姜、牛肉膏等食品安全事件,民众突然发现,国内食品安全已经到了濒临失控的边缘。
日前,北京市食品办通报,有3款肉制食品被检出诱惑红超标。诱惑红是食用色素,长期过量食用,可能会导致儿童行为障碍,影响儿童智力发育。 调查称八成食安犯罪案件在农村发生
记者统计今年上半年市食品办公布的25期食品信息安全周报,发现在下架的70个批次不合格食品中,有超过4成存在漂白剂、色素、甜蜜素、防腐剂超标等问题。可以说,过度“美容”已经成了本市食品不合格的主要原因。
类别 调味面制品成“灾区”
在70个批次的下架食品中,果脯蜜饯类高居优品,占15个批次;排名第二的是调味面制食品,占了8个批次。
所谓调味面制食品,顾名思义,就是以面粉为主要原料,完全靠添加剂调味,“做”出牛肉、羊肉、鸡肉等味道的食品。在很多中小学附近的小超市、小卖部,牛羊配、麻辣条、牛排王这类食品是吸引学生的“法宝”。平均每份0.5元—1元的价格,对于靠零花钱消费的学生们来说,实在是较好零食。
分析:
“果脯蜜饯类食品均为腌制或者风干的,为了延长保质期,部分厂家会过量使用添加剂。”营养师赵之敏告诉记者,厂家贪便宜,选用次品果实作原料,也需要用添加剂来增色。
至于调味面制食品,赵之敏表示,里面除了面粉就是添加剂,谈不上什么营养。“这类调味食品多数由一些小工厂加工生产。为了使味道更重,在生产过程中也会使用大量添加剂。”
网友、医生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2014 Qiuyi 求医网 北京时代网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提示:任何关于疾病的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面对面诊断。
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