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收到了一位记者的邮件,说是市场上惊现“血脖肉”。上网一查发现,跟其他食品安全新闻一样,到处可见“如何远离血脖肉”、“如何分辨血脖肉包子”的各种小窍门。
有一天,收到了一位记者的邮件,说是市场上惊现“血脖肉”。上网一查发现,跟其他食品安全新闻一样,到处可见“如何远离血脖肉”、“如何分辨血脖肉包子”的各种小窍门。
话说血脖肉,其实就是猪脖子上的肉,因为杀猪时得从脖子处放血,所以这块肉中会留下不少淤血,故得名。鉴于动物的脖子部位集中了一些淋巴结,而淋巴又是处理入侵细菌和病毒的“过滤器”,所以很多人觉得它脏。此外,还有人担心脖子部位的肉因甲状腺的存在而含有大量甲状腺素,吃了容易中毒,所以敬而远之。
看到这些报道,不禁想起小时候吃“血脖肉”的情景。血脖肉在我们那一带又叫“槽头肉”,其中含瘦肉不少,只是瘦肉分布散乱,切出来不像里脊那样纹路清晰、有型有款。要知道在那个年代,槽头肉虽不是什么好肉,但家家都在吃,而且常用来宴请宾客。还是在那个年代,还没有食品安全问题,吃槽头肉从来没人觉得有什么问题。
如今再看“血脖肉”,不能说风险因素不存在,但绝没有媒体说的那么恐怖。淋巴结并非必然存在,因为在猪肉检疫中,它们应该都被剔除了。而甲状腺素大量食用可致中毒,其实是一句“正确的废话”,离开“量”来谈,并没有什么意义。只要剔除了甲状腺,肉中的甲状腺素即使存在也很有限,担心“中毒”未免小题大做了。
猪肉,可能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比如旋毛虫等。所以,加强检疫最重要,从而防范安全隐患。也就是说,一旦检疫合格,血脖肉也是可以吃的。
(责编:张岩)
近日,有调查显示,目前胃肠病的发病率已超两成,而且据优秀医院内科专家透...[详细]
网友、医生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2014 Qiuyi 求医网 北京时代网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提示:任何关于疾病的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面对面诊断。
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