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预见,调整儿科医疗服务价格不仅达不到效果,反而会带动其他医疗服务价格跟风上涨。可能的结果是,涨价所增加的收入没有吸引更多医科生加入儿科队伍,反而使更多病人看不起病。
医院儿科发展缓慢,不仅仅是个别现象,各大城市医院普遍存在着这个问题,儿科专业医生匮乏,有的基层医院,医生往往内科、儿科同时负责,缺乏专业性。
近日,有媒体报道北京市将从调整儿科医疗服务价格入手,解决医院儿科发展难题。据了解,目前相关部门正开展讨论调研。 首都将对儿科医疗服务价进行调整
调整儿科医疗服务价格,说白了就是儿科的医疗服务要涨价。近年来,儿童用药量少、辅助检查少、收费项目少,儿科医疗收入明显低于其他科室,导致医学生不愿意从事儿科,医院发展儿科积极性不高。要解决上述问题,的确需要通过利益调整来调动积极性。但笔者认为,以服务价格上涨来实现利益调整,不仅解决不了问题,反而会加重看病难看病贵。
首先,儿科医疗服务的涨价空间不大。如今,小孩子得个感冒发烧就要花费几百元。如果无视儿科看病贵的事实,仍一味涨价,只能激化不满情绪,加重医患矛盾。
其次,可以涨价的项目太少。儿科与其他科室有许多通用收费标准,如药品价格和辅助检查,成人和儿童都是一样的价,一旦调整就会形成普涨局面。儿童独有的医疗服务可以涨价,但这些项目很少,即便价格翻番,对于缺钱的儿科也是杯水车薪。
可以预见,调整儿科医疗服务价格不仅达不到效果,反而会带动其他医疗服务价格跟风上涨。可能的结果是,涨价所增加的收入没有吸引更多医科生加入儿科队伍,反而使更多病人看不起病。
儿科缺钱的根源是投入不足、投入分配不合理。儿科是“政策性亏损”的科室,比如儿童基础免疫,国家实现免费政策,类似的“政策性亏损”只能用财政投入解决。因此,理顺投入是解决问题的正确做法。财政在对医院进行补贴时,可以多分配给“政策性亏损”较大的科室一些份额,解决医院发展儿科积极性不高的问题。医院也应把财政投入更多分配给儿科、传染病科等科室,使这些科室从“政策性亏损”变成“政策性赢利”。儿科的发展不能靠涨价,正如解决医疗方面许多问题不能靠涨价一样。
面对各医院儿科发展与人力资源匮乏等现象,有专家呼吁,医疗行业应该重点培养儿科医生,增加儿科培训范围等,国家医院医改等政策也应向儿科倾斜,大力支持儿科从体制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加以完善。
网友、医生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2014 Qiuyi 求医网 北京时代网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提示:任何关于疾病的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面对面诊断。
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