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7日,这则报道刊发当天,青岛市卫生局在其官方微博回应:卫生行政部门高度重视,前期我局曾接到类似匿名举报,正在按照有关规定,严肃认真地调查核实。
12月17日,上海医药发布声明称,公司一直以来对于任何违法违纪的行为始终抱以坚决杜绝的零容忍态度。对已发生的违反廉政建设规定的情况,一经查实将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公司制度实施责任追究。
6月以来,包括英国制药巨头葛兰素史克在内的多家外资医药企业在药品推广中的涉贿行为,受到国内司法部门的严厉查处。此次“国风药业事件”牵涉国有药业公司,相关监管部门如何处置,引发了业界关注。
一位医药业分析人士评论说,药企通过回扣等手段行贿医疗机构提高销量,是业内“公开的秘密”,已经“见怪不怪”。除非政府拿这个事情真的“开刀”,否则不会对整个行业造成大的冲击。
“不从医疗体制的根源上解决问题,即使一个红源达倒下去,还会出现责任问题。”这位分析人士说。
本报青岛12月19日电
链接
据媒体报道,青岛国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风药业)在销售其重点产品“红源达”时,涉嫌向青岛市内的31家医院及其从业人员行贿。
爆料人向媒体提供的统计材料显示,2013年1至6月,“红源达”在青岛31家医院获得的销售收入约为290万元,为此,国风药业涉嫌向医院和医生支出76.65万元“结算费用”,占相应销售收入的比重超过26%。
据了解,“红源达”通用名为“多糖铁复合物胶囊”,是治疗缺铁性贫血的药物,临床应用非常广泛,目前已成为国风药业的重点产品之一。公开信息显示,生产此药的国内大陆企业只有国风药业一家。
爆料者向媒体提供了一封举报信和3份相关材料,指控国风药业在青岛市部分医院销售红源达存在行贿行为。
第一份材料为“医院统方”信息,共包括3部分内容,分别为:2012年5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包括东区)销售“红源达”的统方明细,2013年4月青岛中心医院销售“红源达”的统方明细,2013年4月和5月青岛市第八人民医院销售“红源达”的统方明细。
据了解,举报者提供的统方明细非常详备,包括开出“红源达”的科室名称、日期(精确到年、月、日、时、分)、患者姓名、开药数量,以及医生的章号或姓名。
第二份材料为“医生名单及分类”。在这份材料中,按照处方量不同,国风药业将医生分为4类:每月统方数200盒以上的为A类;100至200盒的为B类;50至100盒的为C类;50盒以下的为D类。
第三份材料为“医院考核表”,涉及2013年1至6月,红源达在青岛部分医院的销售及“结算”情况,其中有具体金额数据记载的为31家医院。
据了解,红源达在山东终端医院的销售价格大多为38.82元(10粒/盒,150mg/粒)。举报人提供的材料显示,每卖出一盒红源,国风药业给予青岛坤如玛丽妇产医院医生8.5元回扣;胶州中心医院,每盒8元回扣;胶州市妇幼保健院每盒6元回扣;其余的28家医院,每盒均为7元回扣。
网友、医生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2014 Qiuyi 求医网 北京时代网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提示:任何关于疾病的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面对面诊断。
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