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1月,日本京都大学教授山中伸弥领导的研究小组报告说,该小组向人类皮肤细胞中植入4个经过重新编码的基因,使其具备类似胚胎**的功能,这就是iPS细胞。
研究人员之所以选择这种眼病进行iPS细胞临床试验,是由于视网膜细胞不易癌变,即使癌变也容易与正常的组织区分,并可用激光烧灼治疗。而且,由于只需要向约2毫米见方的很小区域移植色素上皮细胞,移植部分是否异常从外部就很容易观察。
研究小组准备今年内选出6名患者,患者必须50岁以上,矫正视力不到0.3,并且现有疗法无效。选定患者和培养用于移植的细胞需要1年左右时间,预计对患者实施移植手术要到2014年夏季。
临床试验还需走完审批程序,获批后将由理化研究所发育生物学研究中心研究员高桥政代等人进行。值得注意的是,这项试验仍属临床一期,即研究排异反应、癌变等以确认安全性,真正评估治疗效果将在下一阶段。
日本社会谨慎乐观
对于厚生劳动省审查委员会此次批准开展临床试验,湿性老年黄斑变性的患者纷纷表示欢迎,认为“有了盼头”。不过,由于此次临床试验的主要目的不是治疗,而是确认安全性,所以研究人员表示“有必要冷静关注”。
日本媒体对此高度关注。《产经新闻》6月28日发表社论指出:“对人类来说,这是新医疗的第一步。能够发育成各种细胞的iPS细胞,有可能使医疗的概念发生重大转变。这是因为,新医疗不是对因疾病和事故而丧失机能的脏器和组织进行‘修理和加固’,而是利用新细胞‘使其获得重生’。”
网友、医生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2014 Qiuyi 求医网 北京时代网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提示:任何关于疾病的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面对面诊断。
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