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宣传称,红外线热扫描成像技术是继CT、核磁共振、彩超等医学影像技术的又一突破,通过分析人体细胞新陈代谢过程的热辐射来进行临床诊断,能对恶性肿瘤进行早期诊断。
●红外线扫描容易出现“假阳性”,临床实践上已经用得很少或者被淘汰了
●体检透视受检查技师主观因素影响大,又无法保留记录,不宜作为检查优选
医学指导/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院长、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委员黄力教授
文/记者伍君仪 通讯员温志勤
现如今,医学对于各类影响的检查依赖有明显增加的趋势,而且早期的胸透以及B超已经发展到了现在的CT与核磁共振等高端的设备。但是随着设备的改善,价格也是越来越贵,做一次基本上要上千或者上万,而且这些检查项目让人们普遍感觉到了眼花缭乱,很多患者也会表示,我需要做这么贵的检查吗?照出异常是不是真的有病呢?下面专家逐一澄清影像学检查中的疑点,让患者就诊时选择更理性。
红外线扫描
临床上逐渐被淘汰
网上有宣传称,红外线热扫描成像技术是继CT、核磁共振、彩超等医学影像技术的又一突破,通过分析人体细胞新陈代谢过程的热辐射来进行临床诊断,能对恶性肿瘤进行早期诊断,对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准确率高达95%以上。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院长黄力教授介绍说,红外线属于热成像的范畴,其设备比较简单,过去在乳腺疾病成像方面应用得比较多,可反映出血流丰富的组织结构。但是,引起人体组织血流丰富的原因很多,导致这种检查出现很多“假阳性”(即检查出有问题,但实际上没问题),现在临床实践上已经用得很少或者被淘汰了——如果有网上说的那么好的话,它应该普及和推广得很好,而现在乳腺检查最常用的是B超和X线钼靶成像。
体检胸透不符合卫生部规定
现在很多单位体检都有“胸透”这一项,但是各大医院住院检查都不做胸部X光透视,而是拍X光片,据说辐射量更少,也可以看得更清楚。体检的时候究竟做不做胸透呢?如果不做的话,体检就没法完成。
黄力表示,胸透的辐射量比X光数字成像(DR,X光胸片的一种)的辐射量大很多,而且没有留下医学记录,非常依赖检查技师检查时的判断水平、状态和责任心,DR则可以保留记录,有需要时还可以重新调出来看。卫生部已经有明文规定,胸透不能作为常规检查手段的优选,只能作为一种补充手段。目前很多单位体检还使用胸透是因为预算有限,而且检查的速度也比较快。在个别情况下某些角度拍X光胸片会因为其他器官的遮挡而看不清,在透视下可以让被检查者转一下身体而看到。他认为每年做1~2次胸透是没有问题的,建议体检时还是做,以免以后出了疾病后悔,但两次透视要间隔开,避免辐射对细胞的杀伤发生累积效应。
“免费扫描不出片”属违规操作
有的患者认识医院里工作的熟人,做CT、核磁共振等昂贵的影像学检查时可以“只扫描,不出片”,只是让医生在电脑上看看有没有严重的病变,如果没有就不需要支付任何检查费用,而事实上机器也是零损耗的。
黄力称,这种现象一般是个人行为,在哪家医院都是违规的。片子的成本价格很低,也就是几十块钱。现在所有的影像学检查结果都可以用计算机储存,出不出片子跟是否有熟人介绍没有关系,而是取决于实际需要。他表示,检查的真正成本在于机器和医生的专业劳动。
高危人群做CT很有必要
有医学专家建议,烟民和上了年纪的人每年做一次低剂量CT筛查肺癌。然而,做CT比较昂贵,还有辐射的问题,令不少人望而却步。
黄力表示,胸部X光平片检查很快,也很便宜,但只能看二维结构,结果“正常”也未必没事,毕竟有些地方是盲区。CT看的是三维结构,密度分辨率高,检查肺部能看到X光平片看不到的东西,反过来则不一定。
至于辐射的问题,黄力称现在的CT的X光剂量不断下降,只要不是一年内反复照,对人体健康都是安全的。
Tips
CT是否用于常规检查需要看每个人的经济承受能力,以及检查人员是否为高危人群。即当X光平片如果出现异常的话,应该毫不犹豫的去做CT,如果年龄正在处于三十岁,也没有肺癌的家族史,就不用做CT了。
网友、医生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2014 Qiuyi 求医网 北京时代网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提示:任何关于疾病的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面对面诊断。
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