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医疗资讯 > 8岁男童玩耍时昏倒 一查竟患糖尿病

8岁男童玩耍时昏倒 一查竟患糖尿病

时间: 2013-11-15 17:25  来源: 齐鲁晚报   编辑: 媛媛

谈起这么多儿童患糖尿病的原因,梁向荣说,现在医学上还无法明确地解释糖尿病发病的具体原因,糖尿病发病往往是多方面的因素,有基因的问题、也有可能是感冒感染等造成细胞破坏引起。

摘要:

  在平时生活中,很多人都会把糖尿病当做老年疾病,其实,青少年患上糖尿病的也不在少数,现在儿童糖尿病已经非常的常见了。据相关专家表示,仅仅一个月的时间,就收治了四名患糖尿病的儿童,而过去一年也不过一两个,这种情况不能不引起家长注意了。

  案例:孩子都中毒了才查出血糖高

  “患儿刚来到的时候已经休克。”谈起近日接诊的一名儿童糖尿病患儿,山东大学齐鲁儿童医院内分泌科专家梁向荣仍然心有余悸。他说,患儿是一位八岁的孩子,家住腊山,周末在外玩耍时,突然觉得肚子疼和恶心想吐。一查发现患儿血糖异常增高,诊断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很快被送进了重症监护室,如果救治不及时甚至会危及生命。”

  据介绍,患儿比较胖,而且家有糖尿病史,但家人一直没在意,孩子其实早就血糖不正常。

  而这仅仅是梁向荣上个月接诊的4个儿童糖尿病患儿之一。多年来一直从事内分泌专业诊疗和研究工作的梁向荣感慨地说:“前些年一年也就一两个糖尿病患儿,现在一个月就好几个。”

  隐忧:家长一般想不到查孩子血糖

  谈起这么多儿童患糖尿病的原因,梁向荣说,现在医学上还无法明确地解释糖尿病发病的具体原因,糖尿病发病往往是多方面的因素,有基因的问题、也有可能是因为感冒感染等造成细胞破坏引起的。

  据介绍,目前儿童患糖尿病虽然仍以1型糖尿病为主,即因自身免疫系统缺陷或遗传等因素造成体内胰腺产生胰岛素的细胞彻底损坏,从而完全失去了产生胰岛素的功能。但因肥胖等原因引起的2型糖尿病患儿数量也增加不少。

  “近段时间,我就接诊了3个糖尿病患儿,这在以前很少,几乎没有。”梁向荣介绍,这主要是因为现在儿童普遍营养过剩,而又缺少运动,“你看现在的小胖子多少啊!”

  而对糖尿病患儿来说更危险的是,家长往往不会想到孩子这么小就会患上糖尿病,而且儿童体检一般也不检查血糖,因此一般都是当孩子出现急性并发症时才发现。

  提醒:儿童多尿多饮家长就得注意啦

  “儿童患糖尿病的症状往往不是很明显,因此,很多家长都注意不到。”梁向荣说。

  因此,她提醒家长一定要细心关注孩子的身体情况。儿童糖尿病起病多数较急,几天内可突然表现明显多尿、多饮,每天饮水量和尿量可达几升,吃的增多但体重下降。年龄小的常以遗尿、消瘦为主要表现。

  “再就是如果孩子身体比较胖,而又有糖尿病家族史建议尽早给孩子进行相关检查。”梁向荣说,在她接诊的病人中就有几位这样发现的患儿。

  如果孩子真的被确诊患有糖尿病,家长一定要注意照顾孩子的饮食,让孩子尽量少喝或不喝饮料,多吃蔬菜,不暴饮暴食,控制体重;同时,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以此严格控制血糖,否则不仅可能影响孩子的发育,时间长了还可能出现各种严重并发症。

  糖尿病也可以吃水果

  专家介绍,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如果血糖水平较为稳定,可以适量吃一些水果,不过一定要注意控制食用量。

  济南市第四人民医院公共卫生科负责人赵丽梅表示,水果中含有的糖分类型不同,有蔗糖、果糖等,其中果糖的代谢不需要胰岛素,因此果糖高的水果糖尿病患者完全可以吃;此外,不同水果含糖量差别也很大,糖尿病患者应区别对待:

  第一种是含糖量较低的水果,即每100克水果中含糖量低于10克。例如红毛丹、橙子、香梨、柠檬、柚子、桃子、菠萝、李子、杏、草莓、樱桃、枇杷等,可以适当吃一些。

  第二种属于糖尿病患者应该慎重选择的水果,即100克水果中含糖量在11-20克之间。这类的水果包括荔枝、芒果、苹果、橘子、石榴、香蕉等。

  第三种则是100克水果中含糖量高于20克的水果。包括红枣、哈密瓜、莱阳梨、红富士苹果、肥城桃、玫瑰香葡萄等,“这种水果糖尿病患者是不能吃的”。

  Tips

  在平时生活中,像干枣、葡萄干、果脯等一类的水果类制品,由于包含的水分比较少,即使是少量使用,也会摄入过高糖分,所以糖尿病患者不要吃。

分享赢大奖:
新浪微博(企业版) QQ微博

新闻推荐

国内政协委员刘玉村:提高手术费 避
国内政协委员刘玉村:提高手术费 避免医生吃回扣

收取药品(医疗器械)回扣是违法行为,但这个局面怎么改变?现在三甲医院做一个...[详细]

在线提问

最少可输入50个汉字

精彩推荐

常见病 儿童 老人 女性 男性

求医网

网友、医生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2014 Qiuyi 求医网  北京时代网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提示:任何关于疾病的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面对面诊断。

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扫描关注 互动有奖

微信号:2575014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