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2年11月下旬以来,多股寒潮频繁光顾我国,雨雪降温天气横扫我国的大部分地区。
自2012年11月下旬以来,多股寒潮频繁光顾我国,雨雪降温天气横扫我国的大部分地区。人们不禁要问:不是号称全球都在变暖么,为何感觉到的却是天气在变冷呢?为此,记者采访了国内气象局有关专家。
国家气候中心气候变化适应室副主任周波涛解释说,全球变暖导致北极海冰面积减小,是使东亚及我国气候变冷的主要原因。
周波涛说,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北极海冰融化加剧,2012年9月,北极的海冰面积已下降至1979年有卫星观测记录以来的最低值。北极海冰面积越小,越有利于极地的冷气团中心向南偏移,南下冷空气活动就越频繁,容易导致欧亚地区冬季出现低温严寒。此外,北极海冰缩减使得北极水域开阔,加之变暖致使大气中的水汽含量增加,从而有利于南方温暖的水汽向北输送,导致冬季我国、欧亚和北美地区容易出现强降雪天气。
国家气候中心气候监测室首席专家、高级工程师任福民介绍,2012年11月下旬以来,国内平均气温为-3.8℃,较常年同期-2.5℃低1.3℃,为近28年来最低。其中,东北地区平均气温为-15.3℃,较常年同期低3.7℃,为近43年来最低;华北地区平均气温为-7.4℃,较常年低2.4℃,也为近42年来最低。
任福民介绍,2012年11月下旬以来,国内平均降水量达到29毫米,是往年同期的约2倍。造成北方降雪频繁,多地遭受雪灾;而南方频现雨雾等天气,这也导致日晒升温效应减弱,日间平均温度下降。
气候的变化,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呼吸道和消化系统疾病患者增多。中日友好医院的一位医生说,今年病人要比往年多一些。其中,儿童就诊的主要原因是感冒或肺炎,而老人通常是有呼吸系统或心血管系统疾病的患者。
专家建议,在寒冷天气,应减少户外活动时间,出门时注意保暖,防止室内外温度骤变引发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疾病的急性发作。此外,在白天气温上升时,要适当开窗通风,保证室内空气新鲜,减少流感等空气传染疾病的传播。
求医小科普:全球变暖是怎么回事
全球气候变暖是一种“自然现象”。人们焚烧化石矿物或砍伐森林并将其焚烧时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多种温室气体,由于这些温室气体对来自太阳辐射的可见光具有高度的透过性,而对地球反射出来的长波辐射具有高度的吸收性,能强烈吸收地面辐射中的红外线,也就是常说的“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全球变暖的后果,会使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冰川和冻土消融、海平面上升等,既危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更威胁人类的食物供应和居住环境。全球气候变暖一直是科学家关注的热点,2012年10月14日,英国气象局称全球已停止变暖16年,再次引发热议。
网友、医生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2014 Qiuyi 求医网 北京时代网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提示:任何关于疾病的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面对面诊断。
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