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显示,大部分60岁以上的老年人面临身体健康问题。其中,10.7%的老年人体重过轻,28.0%的老年人超重,54.0%的老年人患有高血压,33.4%的老年人有身体疼痛,38.1%的老年人身体有残疾。
老年期情绪抑郁(包括抑郁症),是老年人发生率最高的心理障碍。尽管促使老年期发生抑郁状态的因素很多,如躯体生理变化、社会环境影响等,但仍以心理因素占首要位置。
1.失落感不断加强:不仅是社会地位与经济稳定性的失落,而且还有亲朋、配偶以及身体功能等失落。不少老人被这些失落感频频冲击,导致情绪抑郁,发生抑郁症。
2.个体自我统一性减弱:对于一个既往经历和见识丰富的老人,理解和“重建”个体自我统一性并不困难(多少带有“随境而安”与“知足常乐”的含义);而某些老年人在这一方面较为欠缺,容易产生抑郁情绪。
3.个体性格特征:老年人性格特征与抑郁状态关系极大。性格内向者容易患抑郁症,个性好强者亦易患抑郁症。此类老人不甘心离退休后无所事事,进而产生无助、无望、无力的悲观观念。
此外,还有黄昏感的增强与长期的病痛,以及药物反应和难以预料的生活事件等,都可使老年人产生抑郁。
网友、医生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2014 Qiuyi 求医网 北京时代网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提示:任何关于疾病的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面对面诊断。
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