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怀胎,一朝分娩,经历了漫长而艰苦的等待,终于迎来了新生命的到来。 但是,产后42天去医院复查时却被医生告知盆底肌受损了,需要做...
十月怀胎,一朝分娩,经历了漫长而艰苦的等待,终于迎来了新生命的到来。
但是,产后42天去医院复查时却被医生告知盆底肌受损了,需要做盆底康复。
盆底肌为什么损伤了?很严重吗?有必要做盆底康复治疗吗?
产后一定要做盆底康复治疗!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关于“盆底康复”常见的四大误区:
1、我妈妈生孩子之后也是这样的,没必要治
错!
女性在备孕、怀孕、分娩,以及产后坐月子,甚至照顾孩子的过程中,长辈们的意见在她们的心中往往占有重要的位置。长辈们多年的经验,对她们的生活确实具有一定的帮助。
于是,在面对一些像“产后漏尿”这样难以启齿的问题时,她们更倾向于向妈妈咨询和求助。已有的“产后问题”一拖再拖,这也就造成了后面子宫脱垂、阴道壁膨出等疾病。
“产后盆底肌受损是每个女性必须经历的,这是常态,无需治疗”,这样的误区导致早期盆底损伤被忽视,延误病情。
2、剖宫产后不用盆底康复
错!
顺产时会牵扯、撕拉盆底肌,损伤盆底,剖腹产后盆底肌不会有问题,真的是这样吗?
其实,尽管剖腹产会避免经阴道分娩对盆底肌的损伤作用,但是女性在怀孕阶段就已经由于子宫不断增长的重量,以及怀孕时内分泌激素、松弛素的影响等,已经对盆底肌造成了损伤。
研究还发现,剖腹产的女性虽然近期可减少盆底功能损伤的风险,但从长远来看,并不能完全避免盆底疾病的发生。
3、生完二胎再做盆底康复
错!
自从我国二胎政策的落地,很多妈妈都在考虑生二胎。
于是,很多妈妈说,生一胎盆底松弛了,后面生二胎更容易些,等生完二胎在做盆底康复,还省了钱。
但是,你知道吗?女性的盆底肌就像一个“吊床”一样,整个孕期,这个“吊床”会逐渐被撑开,此时盆底损伤就已经存在了。如果生完没有及时做盆底康复,生第二胎时,相当于在第一胎损伤的基础上再一次损伤。损伤累加的同时,想完全恢复会更加困难。
4、症状不重,不用治
错!
很多女性生产完后身体并没有非常明显的症状,一些“小问题”觉得“忍忍”就过去了。
可是,很多严重的疾病往往也是从小小的症状开始发展的,盆底疾病就是如此。
开始时,盆底肌只有轻微松弛,其实只要接受医生指导的简单盆底肌训练,加以长期练习,便可恢复。但是,很多患者往往在症状严重时才前往医院就诊,那时已经出现严重的漏尿、子宫脱垂等症状,有的甚至只能选择手术治疗,极大地降低了生活质量。
对号入座,你需要做盆底康复吗?
--产后女性
不论是剖腹产还是顺产,产后42天都应前往正规医院接受盆底功能评估,通过盆底康复治疗使受损的盆底肌尽快恢复健康;
--更年期女性
更年期女性雌激素水平波动,容易导致盆底功能发生改变,可以通过盆底康复治疗改善盆底功能;
--各种盆底疾病患者
轻、中度压力性尿失禁,轻、中度盆腔器官脱垂,排便功能障碍,性功能障碍,慢性盆腔痛等,需要盆底康复治疗缓解临床症状;
--盆腔手术前、后
预防和减少术后盆底功能障碍的发生;
如何做盆底康复治疗?更有效?
有这样一种方式,主动锻炼和被动锻炼相结合,不需手术即可进行盆底康复治疗,它就是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
大悦医疗团队通过三年时间,上百名科研人员的努力,研发出的第一款女性盆底肌修复仪器——大悦盆底康复治疗仪,它将“电刺激+生物反馈疗法”加以创新,形成了独特的“低频神经肌肉电刺激+肌电生物反馈疗法”,治疗时间缩短,紧致盆底肌的疗效更快!
大悦盆底康复治疗仪拥有国家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证,药监局严苛审批,妈妈们的放心之选。且上面明确了治疗范围:适用于产后盆底功能康复;压力性尿失禁(含产后压力性尿失禁);轻度盆腔器官脱垂的治疗,慢性盆腔疼痛的缓解;增强阴道收缩功能,改善盆底肌松弛,促进产后阴道复旧。对症治疗更有效!
积极使用大悦盆底康复治疗仪,能有效改善盆底疾病治疗效果,帮助提高盆底功能,并促进广大女性生活质量的提高。
盆底康复,要不要做?相信看了上述观点,你已经有了一个清楚的认知。盆底肌修复了,“性福”还会远吗?
参考文献
1.许凤灵.分娩方式与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相关性探讨[J].国内现代药物应用,2011,05(11):37-38.
2.李婕娜,李淑萍,陈玲,等.女性盆底功能障碍相关因素的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14,20(14):2594-2595.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6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