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日前印发《老年照护等级评估要求》,将对老人的日常生活能力进行基础判断、分值量化,而老年照护等级评估的结果将直接与老年人服务补贴申请挂钩。
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日前印发《老年照护等级评估要求》,将对老人的日常生活能力进行基础判断、分值量化,而老年照护等级评估的结果将直接与老年人服务补贴申请挂钩。该地方标准将于5月1日起正式实施。
据介绍,《老年照护等级评估要求》设定了生活自理能力、认知能力、情绪行为、视觉四大主要参数,以及社会生活环境等背景参数,对老年人日常生活能力进行基础判断,并通过主要参数项目分值量化,依据影响老年人日常生活能力的程度设定其权重比例,将主要参数项目的单项分值加权处理后进行分值转换,最后得出 “正常”、“轻度”、“中度”、“重度”4种评估结论和3个照料等级。评估结果将作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和养老机构服务分级照护的依据,为上海市养老机构入住评估提供技术支撑,优先满足困难老年人群的照护需求。
记者了解到,上海市是国内最早步入老龄化社会的城市之一。自2004年起,该市研究建立养老服务需求评估机制。目前,《上海市养老服务需求评估表》等评估工具在该市各级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领域和部分养老机构广泛使用,并实现信息化管理。截至2012年年底,该市拥有评估员近600名,近13万名老年人经评估获得养老服务补贴。
求医小链接:国务院参事魏津生:关注和服务空巢老人要突出重点
空巢老人虽然和其他老年群体一样,是慢性病和残障的多发群体,是生理功能日渐老化的群体,是心理状态多遭跌落的群体,是社会参与多遇障碍的群体,但是由于在空巢老人那里缺失子女这种十分重要的家庭照护资源,因而使他们在应对日常性、不可预测性和情感慰藉性照护以及需要他人代行自己做出决定等需求时倍感棘手,甚至无能为力。另一方面,空巢老人与非空巢老人相比,其整体年龄偏大、女性偏多、生活自理能力偏差、经济收入偏低。这些情况都使空巢老人长年生活陷于困境,个人安全和健康风险增多。因此,空巢老人理应成为我们实现“老有所养”目标的首要关注人群,成为我国建设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特别是长期照护体系的重点服务目标。
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发布《2013年度中药材生产扶持项目申报指南》,明确2013...[详细]
网友、医生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2012 Qiuyi 求医网 提示:任何关于疾病的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面对面诊断。
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