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15-20%的癌症形成之前存在慢性炎症——一种可以在疾病和健康组织中发生的持久的免疫反应。例如,慢性肝炎有可能导致肝癌,炎症性肠病可以最终引起称作结肠炎相关癌症的一种肠癌
长期以来人们都知道慢性炎症与肿瘤形成之间存在关联。哈佛大学的病理学家Harold Dvorak后来将肿瘤与“永不愈合的伤口”进行比较,指出了以正常炎症过程为特征的伤口愈合与肿瘤形成之间的相似性。
事实上,15-20%的癌症形成之前存在慢性炎症——一种可以在疾病和健康组织中发生的持久的免疫反应。例如,慢性肝炎有可能导致肝癌,炎症性肠病可以最终引起称作结肠炎相关癌症的一种肠癌形式。
不过,大多数癌症形成前并没有慢性炎症。另一方面,它们利用无处不在的、浸润免疫细胞过度地刺激和劫持宿主炎症反应。直到现在,对于在大多数实体瘤中检测到的所谓的“肿瘤引起炎症”机制仍然解释不清。
文章的第一作者Sergei Grivennikov 博士说:“肿瘤相关炎症反应是生物医学研究的一个新兴且充满活力的领域。它可能掌控着未来预防和治疗措施的关键。对于非甾体抗炎药如阿司匹林的长期服用者的研究揭示广泛遏制炎症最高可将癌症死亡风险降低45%,这取决于癌症的类型。因此在癌症形成过程中遏制炎症可能会是有益的。”
在人类和动物模型中研究早期结肠肿瘤,Michael Karin领导研究人员发现形成中的肿瘤破坏组织稳态(组织的正常、健康功能),部分原因是因为它们缺乏一种特异的保护性蛋白质覆盖层和上皮细胞间紧密的密封。上皮细胞是覆盖在大多数内表面和器官上的基础细胞类型。没有覆盖层和细胞密封,存在于结肠的通常为良性的共生细菌能够进入到肿瘤中被免疫细胞认作入侵者,启动炎症反应。
Grivennikov说:“在肿瘤中细胞与细胞间的接触存在缺陷,进一步使得微生物产物从肠管腔进入肿瘤。这些微生物产物被肿瘤相关性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所识别。而通常情况下这些细胞通过肠屏障与共生微生物隔离。”
Grivennikov说当研究人员采用广谱抗生素组合来减少共生微生物时,肿瘤引发的炎症和肿瘤生长受到遏制。
他说:“这极好地演示了在没有潜在慢性炎症的情况下形成的癌症中如何减少肿瘤引发的炎症。下一步是在结肠癌患者中寻找上调的IL-23和相关细胞因子,遏制这些细胞因子,从而确定它们是否影响了癌症的进程和对治疗的反应。”
用药安全是重大的民生和公共安全问题,历来受到政府、媒体和公众的高度关注...[详细]
网友、医生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2012 Qiuyi 求医网 提示:任何关于疾病的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面对面诊断。
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