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银川市卫生局局长马如林的话说,这次推行“先看病后付费”的诊疗服务模式,是“银川市的一次自选动作”。然而,仅仅拥有一腔热情,并不是决定事情成败的关键。
“先住院后付费”听起来简单,但背后却有着庞大的制度保障。从该模式运行之时,也是相关制度设计逐渐改善,各职能部门彼此配合的开始。患者如需这一服务,只需要提供社保卡、身份证或者户口本就行。但对于整个医疗体系而言,还会有更加复杂的制度设计来操纵这台机器。
事实上,“先住院后看病”就是患者出信用,医保出费用。而充足的资金支持,是该模式得以有效运行的关键。戴玉荣说,在该模式配套保障机制上,实行医保资金预付制度。就是根据某医疗机构前三年医保支付费用的平均值进行提前支付。换句话说,一个医疗机构可以使用的资金,在年初就已经确定了。
然而,如果“新住院后付费”的模式,刺激了更多的医疗需求,进而使得医疗机构超支,就会产生医疗机构拒绝为病人提供该模式服务的可能。戴玉荣表示,在具体的运行中,医保中心会与医疗机构进行沟通,分析超支的病种范围,进而有弹性地提高支付的额度,以满足患者的需求。
此外,在该模式的制度设计中,还包括了多层兜底的保障网,各级政府将使用医疗救助基金,为困难群体提供帮助。民政部门也将给予一定的数额的医疗救助,各级财政部门也将建立专项资金予以兜底。对于几层保障网都难以救助的困难群体,也会鼓励社会慈善参与救助。
马如林表示,今年年底,银川市还将总结梳理该模式实际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对各市县的具体情况进行评估,进一步完善工作方案和配套政策,最终逐步扩大试点范围。
网友、医生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2014 Qiuyi 求医网 北京时代网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提示:任何关于疾病的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面对面诊断。
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