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医疗资讯 > 北大人民医院完成首例心脏死亡器官供体移植手术

北大人民医院完成首例心脏死亡器官供体移植手术

时间: 2013-12-17 17:11  来源: 国内新闻网   编辑: 媛媛

器官捐献协调员与家属进行了充分的沟通,家属签署了器官捐献**书和知情同意书,通过国内器官共享与分配系统进行分配,患者被转运到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摘要:

  中新网12月17日电  一名47岁的男子,因为大面积的脑出血而导致了不可逆脑损伤。他生前表示过:“自己如果出现什么意外,希望尽可能的帮助其他人来延续生命。”他的家属在悲恸之余,遵从患者生前的愿望,表达了器官捐献的意愿。然而这个选择,捐献出的两肾、一肝使3位生命垂危患者获得重生。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日前通过国内器官共享与分配系统,顺利完成了北京市首例公民身后肝脏和肾脏组织的联合获取。

  得知此消息后,器官捐献协调员与家属进行了充分的沟通,家属签署了器官捐献**书和知情同意书,通过国内器官共享与分配系统进行分配,患者被转运到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并由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完成北京市首例公民身后心脏死亡器官捐献供体的肝脏和肾脏组织的联合获取。

  在患者心脏停跳并确认心脏死亡后,医院肝胆外科、泌尿外科、麻醉科、手术室、输血科、心脏外科、血管外科、重症监护等科室的医务人员庄重严肃的向特需遗体进行了最后的告别,表达对他的尊敬和感激,随后获取了肝脏和肾脏组织。肝胆外科高鹏骥医生说:“那一刻我感觉到了平凡的伟大,也感觉到了手中手术刀的份量。”

  取出的肝脏和肾脏承载着生命的希望被移植进了等待良久的受体。肝胆外科由朱继业主任带领的团队成功完成了一例肝移植手术,泌尿外科由王晓峰主任带领的团队进行了两例肾移植手术。每一名医务工作者都怀着对特需的崇敬,怀着对挽救受体生命的无限希望紧张而审慎地工作着。一位终末期严重肝功能衰竭患者及两位严重肾病患者获得特需器官。经过严谨而精细的手术,失去活力的器官又在新的身体里继续工作,延续了三个人的生命。

  据悉,来自新疆的终末期严重肝功能衰竭患者,各项检查指标都非常危险,情况十分危急。然而,当地医院没有肝源,同时肝移植的技术也不成熟,患者家属慕名找到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专家咨询。恰恰此时有了合适的肝源。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黄磊教授介绍道,“本来有另一位患者在等待肝源,但病情没有那么紧急,经过商量之后,决定先给新疆的患者进行肝移植。” 这恰恰体现了国内器官共享与分配系统地域优先、肝移植病情严重者优先、肾移植配型较好者优先的原则。

  北京大学器官移植研究所所长、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肝胆外科主任朱继业教授作为卫生部人体器官移植临床应用委员会委员兼秘书,一直参与心脏死亡捐献器官移植的标准流程和技术规范制定工作。朱继业教授介绍到:“近年来随着器官短缺问题日益严峻,我国在部分地区逐步试行开展心脏死亡器官捐献器官移植工作。前不久,在北京市被允许开展心脏死亡器官捐献器官移植工作以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在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加大工作力度,严格按照规定和程序成立了器官获取组织(OPO)。这是北京首例由供者特需完成的肝移植和肾移植手术,充分体现了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肝胆外科、泌尿外科及相关科室在器官移植领域取得的进展。”

  “由于器官的紧缺,许多生命在等待移植的过程中离去,希望此次标准心脏死亡器官捐献供体移植手术,能使器官特需的观念得到更多人的认可,使器官特需的大爱能够在全社会流淌。”肝胆外科高杰医生说出了自己的心声。

分享赢大奖:
新浪微博(企业版) QQ微博

新闻推荐

国内政协委员刘玉村:提高手术费 避
国内政协委员刘玉村:提高手术费 避免医生吃回扣

收取药品(医疗器械)回扣是违法行为,但这个局面怎么改变?现在三甲医院做一个...[详细]

在线提问

最少可输入50个汉字

精彩推荐

常见病 儿童 老人 女性 男性

求医网

网友、医生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2014 Qiuyi 求医网  北京时代网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提示:任何关于疾病的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面对面诊断。

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扫描关注 互动有奖

微信号:2575014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