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看病最怕的就是医生什么都不解释,摆出一副冷面孔,只叫做这个检查那个化验,一遇病人讨价还价就置之不理,人为制造紧张关系。
近几年,我国医患关系日益紧张,给医生、患者等均带来了心理阴影,如何缓解医患矛盾,成为人们共同的愿望,也成为我国医疗卫生事业重点工作之一。
前阵子,爷爷因中风被送进当地医院。照完CT,主治医生还要求做核磁共振。因明显是中风症状,且核磁共振费用较贵,家人询问医生能否不做,医生冷冷抛出一句:“既然你们不肯听医生话,还治什么病,回家去好了。“此后每天早上例行查房,他几乎都不理爷爷,令我们十分气愤。住了十天,见爷爷病情稳定,我们提出出院,医生不同意,发生了口角,于是情况就被反映给了副主任医师宋医生。
宋医生找我谈话,分析病情,解释从CT图片上看爷爷脑内还有少量血流出,出院有一定危险性,建议再住几天。做核磁共振可以看更清楚些,有助于查找病因正确用药,费用650元,也建议做一下。他坦言,医生是个矛盾体,从治病角度希望病人多住几天、多几项检查以确保安全,但这必然会给病人增加经济负担,引起医患双方误会甚至产生矛盾,所以有必要坐下来平心静气沟通交流,解释清楚,防止激化矛盾。他笑着说:“有的病人年纪大了,我们就不建议动手术,自己受苦不说,也浪费钱,硬生生动手术多活几个月,有啥意思?人活着得讲个生活质量。”他的直言与温和,令我感动。从宋医生办公室出来,心情大不一样,最后,我和家人听了他的话。
其实,看病最怕的就是医生什么都不解释,摆出一副冷面孔,只叫做这个检查那个化验,一遇病人讨价还价就置之不理,人为制造紧张关系。我想,如果每个医生都能像宋医生这样耐心解释、真诚坦率,相信病人及家属都会配合治疗方案。沟通产生信任,这是建立良好医患关系的良药。
目前,针对我国日益加剧的医患矛盾,各地相关部门不断出台新政策,以从政策上缓解,其实,除了各种硬性政策外,患者、医生还应该从自身做起,多一点对对方的理解和包容,少一些冲动。
网友、医生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2014 Qiuyi 求医网 北京时代网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提示:任何关于疾病的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面对面诊断。
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