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减少慢性病的发生,必须从人们还没有出现健康问题时就着手,引导公众做好健康管理,养成良好的习惯,尽量不得病、少得病、晚得病。
近些年,社会不断进步,人们思想观念也随着转变,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人们开始正确的认识疾病,并且顽强的试图去战胜它。5日“健康人·国内梦——国内健康管理**峰会”在北京举行。会议透露,国内城乡居民具备健康素养的总体水平为6.48%。
人民日报社总编辑杨振武在会上说,健康管理是对个人或群体的健康危险因素进行的全面管理、过程管理,其宗旨是调动个人和集体的积极性,有效利用有限的资源来达到最大的健康效果。有国民强健方有国家强盛,关注健康就是关注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崔丽通过书面致辞表示,《国内居民健康素养调查报告》显示,国内城乡居民具备健康素养的总体水平为6.48%,具备基本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基本技能素养的人口比例分别是14.97%、6.93%和20.39%。可见,国内迫切需要推广实施健康管理战略,应对当前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
中华预防医学会会长王陇德说,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成为国内人的头号健康威胁,国内心脑血管病患者达到2.3亿。其中,脑卒中等脑血管病是第一位死亡原因,这类疾病的发生率正以每年8.7%的速率上升。要想减少慢性病的发生,必须从人们还没有出现健康问题时就着手,引导公众做好健康管理,养成良好的习惯,尽量不得病、少得病、晚得病。
中华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武留信提出了“四级健康管理体系”的概念。“四级”并非从1到4,而是从0到3。零级预防,是从风险因素出现之前就要开始预防,避免风险发生;1级预防是消除或降低健康风险因素;2级预防是对疾病的早诊早治;3级预防针对疾病中晚期康复期进行综合防控,重点是预防和减少死亡和伤残。例如,不吸烟或被动吸烟是零级预防,戒烟则是1级预防。
北京健康管理协会常务副会长杜兵提出,体检不代表健康管理。很多疾病都是日积月累形成的,只有从每次体检中发现危害健康的风险因素,对这些因素及早进行预防和有效的健康管理,才算真正起到了健康体检关爱健康、维护健康的作用。
相关新闻:
在峰会的“心血管健康管理分论坛”上,与会专家对“科学对抗胆固醇,管理国人心健康”项目做了讨论。
据知,血脂异常是引起急性心肌梗死、脑梗死和冠心病猝死的原因之一。会上专家表示,在血脂异常中,危害最大的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升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就像一个搬运工,把胆固醇从肝脏搬运到动脉血管血管壁下,是造成粥样动脉硬化的重要元凶,因此,管理心健康,最关键的是两点:降低总胆固醇水平、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
由于目前人们对血脂异常认识尚且不足,没有发现其重要性,再加上血脂异常如高血脂等没有特殊症状,所以得了高血脂等人们才会惊醒,所以,为了让血脂异常防患于未然,专家建议人们需定期查血脂。
网友、医生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2014 Qiuyi 求医网 北京时代网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提示:任何关于疾病的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面对面诊断。
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