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5至7月是小儿手足口病发病高峰。手足口病的发烧、红疹等症状与很多其他疾病相似,如何鉴别也成为很多家长的困惑?很多家长带着孩子去就诊,结果发现是水痘、疱疹性咽峡炎等问题。
日前贵州省卫生厅公布5月份全省疫情。据监测,手足口病报告发病数8605例,与上月11288例相比下降23.77%。
据报告表示:甲类传染病无发病报告,乙类传染病中无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登革热、炭疽、流脑、百日咳、白喉、钩体病、血吸虫病和疟疾病例报告,共报告15种乙类传染病5733例,死亡39例。
共报告丙类传染病10417例,死亡2例。报告发病数居前三位的病种依次为手足口病、流行性腮腺炎和其他感染性腹泻,占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总数的97.43%。
温馨提示:
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的小儿传染病,目前西医尚没有疫苗和**治疗药物。求医网专家介绍,从中医角度看手足口病属于“温病”的范畴,外因是感受湿热疫毒所致,内因是由于小儿正气不足,肺脾两虚,导致外邪侵犯。
中医所说的邪气,也就是西医范畴里的病毒。在感染手足口病初期,轻症的患儿一般会表现为肺和胃方面的不适症状,一开始会出现类似上呼吸道感染,如咳嗽、咽喉充血、口腔与手脚疱疹等。然后,会表现为胃方面,如腹泻、呕吐等症状。因此,预防手足口病,重点是增强孩子的正气。平时家长可适当给孩子进行食疗,有助于增强孩子的免疫力,预防手足口病。此外,家长还要注意小儿的饮食起居,合理供给营养,保持充足睡眠,避免阳光暴晒,防止过度疲劳降低肌体抵抗力。
食疗方:
(1)小儿体质偏虚
山药黄芪汤:把15—20克生黄芪熬成汤,然后在汤里放入山药、瘦肉等食材。经常给孩子服用,可以起到健脾、增强免疫力的作用。
(2)小儿体质偏热
绿豆红枣汤:绿豆30—40克,小红枣10颗,放入一起烧开,此汤剂可当点心使用。
白扁豆汤:白扁豆适量煮汤,当开水饮用。
(3)小儿体质偏湿重
山药薏苡仁汤:把15—20克山药、薏苡仁及土茯苓熬成汤,然后在汤里放瘦肉等食材。
网友、医生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2014 Qiuyi 求医网 北京时代网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提示:任何关于疾病的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面对面诊断。
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