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新闻视点 > 世界地球日:一位“地球公民”行走两极

世界地球日:一位“地球公民”行走两极

时间: 2013-04-22 14:04  来源: 新华网   编辑:

年40岁的窦银科是山西太原理工大学副教授,同时他也是关注地球变化、保护地球环境的“地球公民”。他在南极大陆搞了600多天科研,并横穿北极。

摘要:

  南北两极就像地球的2张“脸”,是检验地球环境变化的敏感区。为了能实时获悉南北极冰水变化,窦银科几次与死神擦肩而过,把自行研制的监测仪器长期地安放在南北极。

  今年40岁的窦银科是山西太原理工大学副教授,同时他也是关注地球变化、保护地球环境的“地球公民”。他在南极大陆搞了600多天科研,并横穿北极。

  “通过不断监测,南极冰雪并没有出现大面积融化,甚至在中山站附近,气温还持续两年出现下降。”窦银科说。

  探索万年玄冰,得益于十年前他的一项研究成果。2002年,还是研究生的窦银科,参与了太原理工大学与山西省万家寨引黄入晋工程合作研究的冰下水流监测项目。期间,他研究出了一套“电阻率海冰厚度传感器及其系统”,用于监测汾河冬季冰面变化。

  “既然能在河冰中成功,能不能在海冰中试试?”窦银科说,他的研究得到了国内南极科考队的赏识,于是参加了国内第21次、28次科学考察队。

  如今,窦银科已把“冰雪表面变化检测仪”“海冰冰裂缝检测装置”“海冰厚度及其漂移定位监测系统”等16台自行研制的仪器安装在了南北极,对海冰厚度、水位变化等进行监测。目前,这些仪器仍在正常工作,相关监测数据源源不断地传回太原。

  然而,在两极“把脉”路上,除了美丽风光相伴外,还有异常艰辛的工作环境和死神的如影随形。

  2004年底,他第一次踏上长达17个月的南极科考路,途径常年狂风暴雪的西风带时,队员们都晕了船。“一言不发,两眼发呆,三餐不进,四肢无力,五脏俱裂,六神无主,七上八下,九死一生,实在难受。”窦银科说,队员们编的这句话形象地说明了当时的感受。

  到达南极大陆后,零下46度左右的极冷天气,再加上脚下随时出现的冰裂缝,都使得工作异常艰辛。而窦银科平均每天在野外要工作3个小时。

  “危险时刻存在,有次我的一只脚已经站在一个冰缝边缘,耳边听着咔咔咔的声音,底下是万丈深渊,看不到尽头。”窦银科说,好在他反应快,几秒钟攀上直升机后再回头望,刚才爬过的冰面已经滑落深谷。

  此外,暴风雪天伸手不见五指,最担心迷路。2011年第28次科考时,三名队员驾驶雪地摩托返回营地途中,遭遇暴风雪,他带头外出寻找,4个小时后,找到了失踪人员,几个七尺男儿抱头痛哭。

  南极洲每年只有冬、夏两季,夏天遇上极昼,生物钟就会出现紊乱。另外,由于每天摄取的蔬菜少,再加上紫外线的强烈照射,第一次南极科考回来后,33岁的他已经满头白发。

  “第一次见到他,头发发白,脸特别黑。我送走的是个年轻人,回来的怎么成了个老头,让人很心酸。”他的妻子常晓敏这样形容见到丈夫的情景。

  工作条件的艰苦还能让人忍受,但对于家人的思念,常常让科考队员们难以释怀。“第一次去参加科考时,孩子才9个月,在南极听到他第一次叫我爸爸,当时就激动地哭了。”窦银科说。

  作为国内为数不多的南北两极科考人员,窦银科现在想得最多的是让自己的学生也能参加极地科考,培养更多关心南北极环境变化,保护地球环境的中坚力量。

相关标签
地球日
行走
两极
分享赢大奖:
新浪微博(企业版) QQ微博

新闻推荐

专家:空气净化器不如健康生活方式
专家:空气净化器不如健康生活方式

空气净化器通常由电路负离子发生器、微风扇、空气过滤器等系统组成,它的工...[详细]

在线提问

最少可输入50个汉字

精彩推荐

常见病 儿童 老人 女性 男性

求医网

网友、医生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2014 Qiuyi 求医网  北京时代网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提示:任何关于疾病的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面对面诊断。

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扫描关注 互动有奖

微信号:2575014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