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食物能改变自身的基因这种说法没有任何科学的依据。“如果人类吃基因就能改变自身的基因,那么数万年来,人类会变成什么样子?”
近几年,食品安全问题成为人们关注最多的话题,只要涉及食品安全的新闻,总能第一时间吸引人们的眼球,近段时间,转基因食品成为人们争议的焦点,对于转基因安全与否,各方各执一词。
转基因产品安全问题等方面引发的论战持续升温,人民网推出《激辩转基因》系列微访谈。今日上午,在第六期微访谈中,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一部主任徐海滨指出,转基因食品改变人类基因没有任何科学依据。
有网友认为:“转基因产品是完全违背自然规律、由实验室和工厂生产出的一种让商家谋利的食品,”“让人吃了在短期内不会造成太大的危害,但长期吃吃多了,就会使人体细胞发生质的变化,产生变异细胞,从而危害人类生育及子孙的健康。”
对此,徐海滨说:“吃食物能改变自身的基因这种说法没有任何科学的依据。”他介绍说,基因是食物中的必须成分,我们每天吃的所有食物,都是含有基因的,转基因食品的基因在本质上与普通食物的基因没有任何区别,都是由基因的最小单元——碱基构成的。人类在长期生物进化中,受到环境影响,基因会发生突变,但就是这种突变带来了人类多种多样的生物学差异。吃食物能改变自身的基因这种说法没有任何科学的依据。“如果人类吃基因就能改变自身的基因,那么数万年来,人类会变成什么样子?”
徐海滨表示,他本人就并不避开转基因食品。“我们家里吃的木瓜就是转基因的,甚至调味的大豆酱油,其原料也可能是转基因的,在城市里生活,要完全避开转基因食品是不太可能的。”
“抵触和不接受转基因食品的原因很复杂”,徐海滨说,首先是消费者不了解转基因食品,对不了解的事情有所顾忌和担心是人类的一种本能。此外,转基因产品的主要或直接受益对象比较窄,宣传不到位,消费者没有感觉到转基因食品给自己带来的益处。第三就是消费者对国内食品安全状况的担心延伸到转基因食品这个新生的事物上;第四,国内对转基因食用安全性评价和信息发布缺乏优秀机构和专家的声音;第五,反对转基因的人士在媒体,特别是新媒体有较大影响力,对转基因不了解的人容易受到他们影响;还有各种非科学和不理性、片面的媒体报道造成转基因食品“污名化”和“妖魔化”等等。
他说,其实针对转基因食品,国际和国内都有一套严格的食用安全评价程序和方法。涉及的技术有成分分析、营养学利用和评价、分子生物学、生物信息学、致敏性评价、毒理学评价,甚至包括流行病学调查等,与技术相对应的,有国家有关部门发布的指南、标准,没有国家标准的,采用的是国际学术界认可的一些研究和评价方法。
“但不论反对的人数多少和原因是什么,提示我们,需要团结各方力量加强转基因食品安全的科学普及工作。”
目前,网上关于转基因食品的争论居高不下,有网友说,转基因食品会影响后代,吃了转基因彩色玉米之后,自己甚至后代有可能会长出胎记或彩色斑块等等,有专家称,人吃猪肉不会变成猪,转基因食品没那么可怕。
网友、医生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2014 Qiuyi 求医网 北京时代网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提示:任何关于疾病的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面对面诊断。
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