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食品安全 > 美国转基因大豆占总产量的93%

美国转基因大豆占总产量的93%

时间: 2013-08-22 15:22  来源: 羊城晚报    编辑: 柳长街

三种转基因大豆在通过农业部批准进口后,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有网友称,美国人虽然生产转基因食品,但是从来不吃,生产的农产品只用来出口。

摘要:

  三种转基因大豆在通过农业部批准进口后,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有网友称,美国人虽然生产转基因食品,但是从来不吃,生产的农产品只用来出口。

  那么,美国美国大豆的种植以及出口情况如何?美国人吃不吃转基因食品?转基因食品在美国要特别标注吗?人民日报“求证”栏目记者采访了美国政府官员、科研机构、农场主以及普通消费者。

  美国民众吃转基因食品吗?

  【回应】

  研究显示,过去10年共消费3万亿份转基因食品。马克·艾什向记者介绍,转基因技术已经在美国成功应用近20年,许多独立科学研究已经展开,但还没有发现转基因和非转基因品种在安全性和营养上的不同。美国种植的大部分玉米、大豆和棉花都是抗杀虫剂或抗虫转基因植物,转基因食品无处不在,消费者别无选择。美国民众实际上每天都消耗大量的转基因食品。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研究员亨利·米勒2011年的一项研究显示,美国人过去10年总共消费了3万亿份转基因食品。

  美国大豆主要出口吗?

  【回应】

  20世纪90年代,美国的科研机构成功培育出第一代转基因大豆。美国农业部的数据显示,转基因大豆的种植比例呈上升趋势,2000年占大豆总种植面积的54%,2012年已提高到93%。美国农业部大豆研究专家马克·艾什称,美国转基因大豆产量占美国大豆总产量的93%。美国大豆大部分用于国内,预计 2012至2013年度国内消耗4720万吨,向国外出口3730万吨,约占总产量的45%。

  美国转基因食品须标注吗?

  【回应】

  没有规定必须标注;有机食品禁止使用转基因原料,但比普通食品贵三四倍。走进美国的超市,在琳琅满目的食品中,很难发现有“转基因食品”的标签。原来,美国的转基因食品没有规定必须特别标注。 2000年,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出台草案,重申了对待转基因食品和传统食品的“实质等同”原则,即转基因食品与传统食品虽然在生产方法上有区别,但食品本身却无本质不同。基于这一原则,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对产品是否应该贴“转基因食品”的标签没有作硬性规定。马克·艾什说,政府批准一种转基因食品,就表明它可以被安全食用,没有必要特别标注。

  那么,美国美国大豆的种植以及出口情况如何?美国人吃不吃转基因食品?转基因食品在美国要特别标注吗?人民日报“求证”栏目记者采访了美国政府官员、科研机构、农场主以及普通消费者。

  美国民众吃转基因食品吗?

  【回应】

  研究显示,过去10年共消费3万亿份转基因食品。马克·艾什向记者介绍,转基因技术已经在美国成功应用近20年,许多独立科学研究已经展开,但还没有发现转基因和非转基因品种在安全性和营养上的不同。美国种植的大部分玉米、大豆和棉花都是抗杀虫剂或抗虫转基因植物,转基因食品无处不在,消费者别无选择。美国民众实际上每天都消耗大量的转基因食品。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研究员亨利·米勒2011年的一项研究显示,美国人过去10年总共消费了3万亿份转基因食品。

  美国大豆主要出口吗?

  【回应】

  20世纪90年代,美国的科研机构成功培育出第一代转基因大豆。美国农业部的数据显示,转基因大豆的种植比例呈上升趋势,2000年占大豆总种植面积的 54%,2012年已提高到93%。美国农业部大豆研究专家马克·艾什称,美国转基因大豆产量占美国大豆总产量的93%。美国大豆大部分用于国内,预计 2012至2013年度国内消耗4720万吨,向国外出口3730万吨,约占总产量的45%。

  美国转基因食品须标注吗?

  【回应】

  没有规定必须标注;有机食品禁止使用转基因原料,但比普通食品贵三四倍。走进美国的超市,在琳琅满目的食品中,很难发现有“转基因食品”的标签。原来,美国的转基因食品没有规定必须特别标注。 2000年,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出台草案,重申了对待转基因食品和传统食品的“实质等同”原则,即转基因食品与传统食品虽然在生产方法上有区别,但食品本身却无本质不同。基于这一原则,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对产品是否应该贴“转基因食品”的标签没有作硬性规定。马克·艾什说,政府批准一种转基因食品,就表明它可以被安全食用,没有必要特别标注。

相关标签
转基因
大豆
玉米
健康
分享赢大奖:
新浪微博(企业版) QQ微博

在线提问

最少可输入50个汉字

精彩推荐

常见病 儿童 老人 女性 男性

求医网

网友、医生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2014 Qiuyi 求医网  北京时代网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提示:任何关于疾病的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面对面诊断。

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扫描关注 互动有奖

微信号:2575014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