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我国总的就业形势依然是劳动力供大于求,但2012年首次出现劳动力资源总量一定下降的现象,比上年减少345万人,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下降0.6个百分点。
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的日益加剧,养老院、退休金等所有跟老年人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都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据了解,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要“研究制定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
人社部副部长胡晓义近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为保证平稳过渡,不对当期的就业状况造成太大影响,国内将采取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的方式。胡晓义还表示,人社部门将不断完善方案设计,按中央决策出台实施,解决养老金“双轨制”。
延迟退休确有必要提上日程
我国现行职工退休年龄男60周岁、女干部55周岁、女工人50周岁。这是在上世纪50年代初《劳动保险条例》和有关机关事业单位退休政策规定的,至今仍在执行。胡晓义说,“目前,我国人民健康水平大大提高,人口预期寿命达到74岁(城镇更高),而企业职工男女平均实际退休年龄只有54岁,明显偏低。”
“退休年龄是一项重大社会经济政策。”胡晓义说,“从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阶段和蕴含矛盾看,确有必要将研究延迟退休年龄问题提上日程。”胡晓义说,如果继续维持较低的退休年龄,一方面不利于调动中青年人劳动的积极性;另一方面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待遇也得不到持续、合理提高。
同时,我国总的就业形势依然是劳动力供大于求,但2012年首次出现劳动力资源总量一定下降的现象,比上年减少345万人,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下降0.6个百分点。这是一个重要的信号,预示着未来我国劳动力将逐步进入供给总量减少时期。
此外,我国人口老龄化高峰加速到来。从国内劳动力资源与老年人口的比值看,2007年为6.85:1,5年后急剧降到4.83:1。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目前的抚养比(缴费者与领取待遇者之间的比例)为3.03:1。据预测,2030年前后,养老保险抚养比将达到2:1以下。
胡晓义也指出,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劳动者受教育年限不断延长并形成起始工作年龄普遍推后的格局,如果退休年龄仍维持较低水平,将限制中老年人力资源特别是女性人力资源充分利用,并影响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
双轨制不利于促进社会公平
胡晓义说,党中央把改革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若干重大问题之一提出,既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到现阶段,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客观要求,也是对近年社会关注的“双轨制”问题的积极回应。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有关部门对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问题进行了较长时间的研究,并在局部地区进行了试点。”胡晓义说,“我们将继续深入调研,细化方案设计和测算,并在通过各种方式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和建议,群策群力,凝聚共识,不断完善方案设计,适时出台实施。”
胡晓义介绍,目前各国对公务员和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的制度安排,有的是统一制度(单轨),有的是分别建立制度(双轨)。但总的趋势是在基本制度上逐步合并,在具体政策上体现职业差别。
他介绍,我国的养老保险“双轨制”形成有着特定的历史原因。目前,由于筹资渠道、保障方式、待遇确定机制不同,在一些同类人员的待遇水平上也出现明显差别,形成了社会上热议的“双轨制”现象。
胡晓义说,“而‘双轨制’的长期存在引发了社会矛盾,显然不利于促进社会公平。”因此,不论国际上的各种制度安排如何,从我国国情出发,解决“双轨制”问题必须提上改革日程,这位副部长说。
网友、医生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2014 Qiuyi 求医网 北京时代网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提示:任何关于疾病的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面对面诊断。
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