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优秀发布 > 压力大或许可以引起心梗 预防是关键

压力大或许可以引起心梗 预防是关键

时间: 2013-08-16 16:29  来源: 西安晚报   编辑: 媛媛

“最近一段时间,我们科室收治了30多位不同程度的心肌梗塞病人,以前这种病的患者多是老年人,现在中青年人数越来越多,近乎占到就诊人数的1/3,而且男性居多”。

摘要: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同时也感觉到了不小的压力,近日多家医院调查显示,急性心梗有增加的现象,甚至于有些科室的病床也饱满。专家表示,高危人群平时要注意良好的个人习惯以及饮食方式。

  “压力山大” 心脏很受伤

  家住南门的马先生今年39岁,是德福巷一家酒吧的老板,由于工作性质,平时总是昼夜颠倒,应酬频繁,经常少不了抽烟、喝酒。但前天上午9点多他突然感觉胸闷,很快就头晕目眩,家人赶忙拨打120,把他送到西安交大二附院急诊科,经确诊他患了急性心肌梗塞,这让他有点茫然,怎么好好的就患上这病了呢?

  和他有些相似,28岁的孙先生昨天一大早起来,突然感觉自己胸口像针扎一样痛,想吐,还有点头晕,他支撑着赶往医院,刚走进医院大门就晕倒了,保安看见后赶忙将他扶起来背进急救室。40分钟内,他心跳停止三次,经过院方的极力抢救,终于转危为安。回忆起当时的那一幕,孙先生惊魂未定。“他是由于冠状动脉堵塞而引起急性心肌梗塞,今年才28岁,以前很少有年轻人出现这么严重的问题,后来经过详细询问才发现,原来与他平时工作压力大、生活很不规律有一定关系。”西安交大二附院段宗明主任说。

  原来孙先生是一家国企的市场总监,每天面临高负荷的工作压力,平时工作加班是家常便饭,如果不加班就要去应酬,陪着客户吃饭,期间免不了抽烟、喝酒,长此以往,健康就亮了红灯。

  心梗年轻化 中青年要警觉

  “最近一段时间,我们科室收治了30多位不同程度的心肌梗塞病人,以前这种病的患者多是老年人,现在中青年人数越来越多,近乎占到就诊人数的1/3,其中多数是一些白领和精英人士,且男性居多。”段宗明主任介绍说。

  陕西省人民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邓争荣分析认为,年轻人多发心梗,除了遗传因素,主要和人们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生活、工作等各方面的压力接踵而至,导致很多职场人士总是处于高度紧张、焦虑的精神状态,整天拼命加班、熬夜,频繁应酬,抽烟、大吃大喝,过多摄入油腻、过咸的食物,势必增加了脂肪在血管壁上的堆积。血黏稠度增加后,会诱发高血压、高血脂,并引起冠状动脉硬化,最终增加心梗的发生几率,但这些却没有引起很多人的警觉。

  对此,专家提醒:长期酗酒、吸烟、工作强度大,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脑梗塞、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家族史的年轻男性,尤其要注意防范心肌梗塞的发生,一旦出现持续的胸闷、心绞痛、休克、烦躁不安、多汗等症状一定要提高警惕,及时就医,以及早排查病因。

  另外,很多患者都错误地认为,冬季是心血管病的高发期,在季节交替的夏秋季节便放松了警惕,不按时吃或者停吃药物。专家提醒:近一段时间,虽然已经立秋,但秋老虎依旧很厉害。天气炎热,人体体表血管明显扩张,血液集中于体表,心脏、大脑血液供应量相对不足,而从室外进入空调房时由于气温骤降,血管收缩,会导致血压升高,血压波动使心血管疾病加重,大大增加诱发心肌梗塞的发生几率。因此,一定要按照医嘱及时用药以防患于未然。

  养成好习惯 可有效防控

  心梗的危害非常大,不过人往往无法预知什么时候会发生心梗。“虽然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心梗可以得到有效防控,但是治疗也最无奈的选择建议的办法还是戒烟、限酒,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段宗明主任如是说。

  如何才能有效防范心梗的发生?邓争荣强调,有调查结果显示,40岁以下的男性心肌梗塞患者几乎都与抽烟和酗酒有关。另外,市民平时要学会紧张工作的同时学会适度舒缓心情,让自己的心理不要一直像绷着的弦似的,要及时补充水分、饮食清淡,荤素搭配适宜,避免过于肥腻、辛辣的食物,适度运动。

  专家说法

  既往有心脑血管病的患者,季节交替时也要注意一些生活细节,如活动锻炼宜在清晨较凉爽时进行,切忌在烈日下锻炼,活动强度要适量,时间不宜太长,可多做一些中、轻强度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打太极拳、乒乓球等,建议运动时间一般为半个小时左右;饭菜不宜过咸或过于油腻,每日盐摄入量应控制在6克以下为宜。

分享赢大奖:
新浪微博(企业版) QQ微博

新闻推荐

美新研究称电子烟更易让青少年上瘾
美新研究称电子烟更易让青少年上瘾

结果发现2011年约3.1%的美国青少年抽电子烟,但在2012年这一比例升至6.5%。...[详细]

在线提问

最少可输入50个汉字

精彩推荐

常见病 儿童 老人 女性 男性

求医网

网友、医生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2014 Qiuyi 求医网  北京时代网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提示:任何关于疾病的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面对面诊断。

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扫描关注 互动有奖

微信号:2575014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