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疾病要闻 > 健康:老人乳癌预后比年轻人好

健康:老人乳癌预后比年轻人好

时间: 2013-10-21 10:21  来源: 广州日报   编辑: 媛媛

在中国,近年临床发现乳腺癌逐渐显现两个发病高峰期的趋势,一个是绝经前后,另一个是绝经后5~10年,也就是65岁左右发病率仍然缓慢增长。

摘要:

  专家表示,不疼痛的乳腺结节更可怕。近日来,林女士在洗澡时摸到了摸到自己乳房上有个肿块,便即刻告诉了自己的女儿,经检查发现,在乳房右边近腋窝处有3.2×2.8厘米的肿块,后被诊断为乳腺癌。林女士自己也感到很疑惑,因为她听说过乳腺癌的高发年龄是绝经前后,那为什么都过了很多年,还会患上此病呢?

  很多人都有这种认识误区,事实上,在欧美等乳腺癌高发地区,女性乳腺癌发病率随年龄上升而持续增高,到70~80岁时达到发病高峰。而在中国,近年临床发现乳腺癌逐渐显现两个发病高峰期的趋势,一个是绝经前后,另一个是绝经后5~10年,也就是65岁左右发病率仍然缓慢增长。“所以说,无论是风华正茂的年轻女性,还是垂暮之年的老年女性,对乳房健康的关注一刻都不能放松。”

  乳腺癌有两个发病高峰

  很多人都以为,女性到了老年,就不会患乳腺癌。广东省第二中医院乳腺科主任郭智涛表示,这完全是误区。在国外,女性乳腺癌发病率随年龄上升而逐渐上升,到 70~80岁时达到发病高峰。而在中国,临床发现乳腺癌有两个发病高峰期趋势,一个是绝经前后,即45~55岁;另一个是绝经后5~10年,也就是说,65岁左右。所以说,女性进入老年后,也可能是一个乳腺癌的高发年龄段。“我们科室接诊过的乳腺癌患者,年龄最大的99岁。”郭智涛介绍,很多老年女性都不像年轻或中年女性那样关注乳房,即使发现乳房有结节,可能也不会在意,只有痛的时候才会就医。“其实不痛的结节更可怕,如果结节边界清晰,可以滑动,而且还有痛感的,通常是乳腺增生或良性的乳腺纤维瘤,不是乳腺癌。但如果摸到硬实、位置和形状固定、边界不规则的硬块且进行增大时,则需要提高警惕,很可能是乳腺癌。”

  老人乳癌预后比年轻人好

  郭智涛表示,老年女性也需要常规进行乳房检查,如乳房体检、乳房钼靶X线检查和B超检查等。老年女性的乳腺腺体不像年轻女性那般致密,乳房多数呈不同程度的下垂和松弛状,这些特征有利于医生在体检和影像学检查时发现乳腺癌。

  临床发现,老年人乳腺癌往往恶性程度不高,进展较慢,预后较年轻人乳腺癌好一些。这是因为老年人乳腺癌的细胞分化程度较好,往往表达激素受体阳性,对内分泌治疗敏感。老年人乳腺癌的周围组织环境也与青年人不同,如血管新生较少,无法提供充分营养,不利癌细胞快速生长,淋巴和血道转移机会也较少。

  郭智涛介绍,目前对于绝经后的早期乳腺癌患者,主要看患者的激素受体情况和HER-2 (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情况而决定治疗方案,总体而言,除手术外还包括辅助内分泌治疗、抗HER2 治疗、辅助化疗等。一般绝经前激素受体阳性的早期乳腺癌患者,雌激素来源于卵巢,在接受辅助内分泌治疗时,优先选择三苯氧胺或三苯氧胺联合卵巢功能抑制进行治疗,抑制卵巢产生雌激素。绝经后的女性卵巢停止分泌雌激素,体内雌激素主要来源于脂肪、肌肉、肝脏及乳腺肿瘤中分泌的雄激素,经芳香化酶的作用转化成雌激素。因此,绝经后患者的术后起始治疗可首选芳香化酶抑制剂。

  此外,郭智涛还特别强调,为了达到最佳治疗效果和预后,内分泌治疗时间周期较长,患者一定要根据医生的处方,接受整个疗程的治疗。

  癌症患者千万别乱补

  乳腺癌是严重危害女性的恶性肿瘤,作为其重要治疗手段之一的内分泌治疗相比较于化疗、放疗而言,虽然副作用较小,但也会引发肌肉骨关节疼痛、骨质疏松及潮热汗出等不良反应,一些患者因此拒绝治疗。对此,郭智涛表示,其实这些副作用是可以解决的,如骨痛患者,可使用消肿止痛中药硬膏以缓解疼痛,潮热汗出患者可用敛汗脐疗贴贴敷脐部以达到收敛止汗的目的,心烦失眠患者可于每晚睡前外用养心安神沐足方熏洗沐足以安神助眠等。另外,一些食疗方如牛大力煲五指毛桃猪骨汤、土茯苓川贝马蹄鹧鸪汤也可以缓解治疗带来的副作用,患者千万不要因噎废食拒绝治疗。

  健康提示:现在很多已经患上癌症的人误以为自己出现了虚弱,需要补补身体,这是非常大的一个误区!专家称:正常的细胞是需要营养的,癌细胞也不例外,而且癌细胞吸收营养的能力是正常细胞的几十倍甚至百倍,所以癌症患者朋友千万不要乱补身体,因为过度的补充还会促进癌变。在饮食上最好咨询医生。

分享赢大奖:
新浪微博(企业版) QQ微博

在线提问

最少可输入50个汉字

精彩推荐

常见病 儿童 老人 女性 男性

求医网

网友、医生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2014 Qiuyi 求医网  北京时代网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提示:任何关于疾病的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面对面诊断。

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扫描关注 互动有奖

微信号:2575014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