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多种因素影响下,身体外周循环阻力降低,微血管顺应性增加,心脏输出量增大,这些心血管改变某种程度上可媲美运动员。
近日,有文章说到女性的怀孕和生产也可能对寿命长短施以影响。在孕期,体内激素水平有显著变化,雌孕激素的血清浓度会比正常月经时升高几十倍之多。在多种因素影响下,身体外周循环阻力降低,微血管顺应性增加,心脏输出量增大,这些心血管改变某种程度上可媲美运动员。
医学家们则从探寻两性生理差异的角度入手。性激素水平是两性最大的生理差异之一,雌激素的保护作用是被研究得较为透彻的一个方面。研究者认为,正是由于雌激素类物质能够促进内皮血管的扩张,保护内皮细胞的血氧供应,使得女性发生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要比男性低得多。冠心病风险的差异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两性寿命长短的差异。
从社会和行为学的角度,有人认为是繁忙的工作和社会的重压使得男性寿命更短,不过这无法解释在两性角色越来越平等的今天,男女寿命的差距没有减小反而越来越大的现状——何况,谁说上班工作的男人就一定比居家全职的女人压力更大呢?
调查显示,已婚男人要比独身男人的寿命长不少,而类似的优势在已婚女人和独身女人身上却没有那么明显,由此可见,男性在婚姻中的收益比女性还要大一些。一般来说女性较少吸烟、饮酒,卫生习惯也更好。且不论日益增长的女性吸烟率和酗酒率并没有拉近两性的寿命差距;单说在患病之后,女性在病痛中坚持的岁月也要比男性更长,这显然是生活方式不能完全解释的。
网友、医生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2014 Qiuyi 求医网 北京时代网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提示:任何关于疾病的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面对面诊断。
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