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吉丽娜·朱莉在乳腺问题上的选择 2013年5月14日,安吉丽娜·朱莉(Angelina Jolie)在她的文章《我的医疗选择》中称因为她带有遗传...
安吉丽娜·朱莉在乳腺问题上的选择
2013年5月14日,安吉丽娜·朱莉(Angelina Jolie)在她的文章《我的医疗选择》中称因为她带有遗传缺陷基因BRCA1,医生估测她患乳腺癌和卵巢癌的终身风险颇高,分别为87%和50%,朱莉选择双侧乳腺切除术保留乳房,降低患癌风险。2015年3月24日,安吉丽娜·朱莉宣布,由于担心罹患卵巢癌,她已经切除了卵巢和输卵管。她说,公开这一事实是为鼓励其他女性,尤其是有乳腺癌或卵巢癌家族病史的人应多了解这方面知识并尽早咨询医学专家。
安吉丽娜·朱莉如此担心的原因
朱莉有癌症家族史,家族中一共有3位女性亲人死于癌症。朱莉的母亲与癌症战斗近10年,于2007年56岁时死于卵巢癌。由于遗传等因素,朱莉身体带有BRCA1基因,这意味着她有87%和50%的几率得乳癌和卵巢癌的风险。为了预防癌症,朱莉接受了手术。5%-10%乳腺癌的发病与高显性乳腺癌基因缺陷相关。如果有确定的遗传因子,便称为遗传性乳腺癌。遗传因子包括:BRCA-1,BRCA-2,PTEN,p53。
但在朱莉的选择是否足够科学和明智上,医疗界人士至今仍有争论。
宋美龄60多岁时与乳腺癌遭遇
宋美龄长期细心地控制自己体重,认真保持良好的心态平衡,争取早睡早起,不出席一些不必要的宴会和酒会,渴望像她青年时期一样,百病远她而去。然而,宋美龄在60多岁时再次出现了乳腺的病变。
一开始,她的左乳肿胀而时有隐隐的痛感,开始时宋美龄并没有介意,只请官邸的医生为她诊视。医生认为她左乳肿胀很可能是一种可怕疾病的前兆,因此建议她亲往医院做一次认真的检查。但那时她的病情也不严重,所以就一再拖延到当年秋天,直到她发现左乳的疾病愈发变得严重起来,她有时候自己也能用手触摸到左乳内有游离的硬块。
宋美龄的两次乳腺癌手术
1967年冬天宋美龄飞往美国求医治疗。经过近一个月的检查,美国医生认为她的情况很可能就是乳腺癌的前兆。医生在切除她的乳腺的同时,也切除了她的左侧乳房。这次手术虽然进行得十分顺利,但对于宋美龄来说无疑是比较沉重的精神打击,因为她是个注重保持女性美的女人,而乳房则是她作为女人须臾不可缺少的。然而在美丽与健康的艰难选择中,她不得不选择了后者。
但是,当宋美龄在手术两个月后,她又震惊地发现左乳腺手术部位居然再次隐隐作痛。她没有想到这么短的时间内就遭遇了复发。原来,医生为了少切除一些左侧乳房,不得不在宋美龄体内保留下一些尚未病变的乳腺。癌症复发,宋美龄不得不于1968年4月在美国又接受了五个多小时的治疗乳腺癌的手术。
经过这场疾病的折磨,宋美龄比从前变得更加削瘦了。特别是她的左乳,经过两次大型手术已经所剩无几。她感到自己再次坐在椭圆形的镜子前面,再也寻觅不回早年丰满美丽的胸脯,靓亮娇艳的青春已然变成了往昔的回忆。
所幸的是,经过二次乳腺手术,从此她的乳疾再也没有复发,直到她106岁去世。
牢记预防的收益更显著,懂得乳腺健康筛查及寻求症状快速诊断
近几十年的医学实践已经证实,乳腺癌越早发现治愈率越高。乳腺癌并没有其他癌症那么致命,早期诊断者,其治愈率近95%。在手术术式方面,术后乳房的美观也有了长足进步。因此,关爱自己,尽早发现治疗,将肿瘤扼杀在萌芽中,无疑是防治乳腺癌的重要措施。但对于现代女性来讲,快节奏的生活、高强度的工作和各种压力的环境,乳腺癌发病率仍是持续增高的趋势。
按照国际指南要求,进行乳腺癌筛查对女性来说就变得很重要。一般40岁以下的女性腺体比较丰富,首先推荐彩超。40岁以上的已婚女性,做钼靶检查比较稳妥,更为精密、全面。乳腺筛查通常是年度性的。
但是对于乳腺出现肿块、乳房皮肤纹理变化、乳头症状(内陷、溢液等)、乳房局灶疼痛、腋窝肿块这些症状,寻求症状快速诊断,对于年轻女性来说更重要和迫切。
上海女性的福音:更快捷、更精准、更安心的乳腺筛查及症状诊断
Randy Miles医生是美国麻省总医院的医学影像方面的专家,尤其擅长乳腺影像的诊断。2019年3月,他访问上海嘉会国际医院——美国麻省总医院合作医院,帮助上海嘉会国际医院的医学影像科以麻省总医院的流程和实践经验,优化乳腺钼靶阅片的标准化流程,更有效、更快捷地服务乳腺健康筛查和乳腺症状诊断。Randy Miles医生今年7月上旬还将来到上海嘉会国际医院继续提供指导和帮助。
源于美国麻省总医院的经验,在上海嘉会国际医院现在已经可以实现“一站式、一日内筛查诊断”,同时此优质且便捷的服务,其价格和上海三甲公立医院的特需收费几乎持平。其优势在于不仅节约女性患者的时间和体力,更重要的是无需经历忐忑不安的等待。对于有症状或者有筛查需求的女性,在上海嘉会国际医院通常可以24时内预约到乳腺门诊,完成包括乳腺专科医生检查、医学影像学检查、组织活检在内的所有筛查和操作,真正实现预防为主的早诊早治。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6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