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今天我们采访的嘉宾是张运院士,张运院士是山东大学副校长,山东大学医学院院长。 我的第一个问题就是现在血管的斑块发病挺...
中药对于心血管疾病的重要性
主持人:您是个西医医生做这么多中药的研究还是很值得敬佩的,其实以前的时候很多的西医医生对中药的态度是很抵制的。
张运院士:中药呢其实是很有意思的一种学问,我不认为中药是一种伪科学,持反对态度。其实几千年的历史如果没有中药我们不会繁衍起来,在历史上做了很多贡献。我们学西医的多少要学一点中医,另外也特别感谢吴以岭院士他领导973课题,需要一个西医做他的顾问,我是那时候才对通心络有所了解,其实在临床这么多年我从来不开中药,因为我没有把握,我也不了解他。要想使我信服就要在基础临床证实,因为现在国家对中药的一些标准就是缓解不缓解,缓解的程度是一级还是二级,这个标准就比较松。因为国家保护中医药所以他们对包括冠心病治疗冠心病诊断标准比较松,都不需要做冠状造影。西药控制的时候西医环境也不一样,西药是严格的国际标准,FDA标准也好,但是中药就稍微比较松。给他另外一套标准,但是我们拿着通心络做动物实验,真正看病理学的组织学的各种指标,就是要信服才行,这个我们有三个博士生在做,第一个博士生做小样单剂量的OK,但是并不能完全使我相信,还有一个博士生在做,更细更具体,量更大,连续三个博士生都证明有效,才比较相信。所以现在才扩大到国内大规模的临床试验,没有科学基础不敢贸然的发动这么大规模的实验,万一结果是阴性的,中药还有很多他特别有意思的地方。他的思维和西医不同,西医呢是具体化,分析为主,中医是以综合为主,西医是一定要知道是什么东西,其次才考虑疗效,一定要告诉我是什么,剂量,物质,成分,要清清楚楚然后才能治疗。中医是的观点是不管黑猫白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只要治好病就行,看能不能治好病,其他的不管,黑的白的红的黑的我都不管,思维也不一样。咱们主要是看疗效,他们主要看物质。中西文化冲击的时候就这个问题,所以一定要符合他们的思维,但是他们慢慢也学我们的思维活跃一点了不搞那么清楚了。比如说抗肿瘤药就可以看出来,搞不清什么东西,美国说你只要证明疗效好就行,你可以先不清楚,在他可以接受的范围,因为西医患者能多活两周就属于大的胜利,就是好药。因为搞清楚需要200年,那后面的肿瘤还解决不了。所以在这种思维碰撞中,我觉得西医学到中医好多东西,中医在这种思维我觉得还是很宝贵的。整体观,西医是钻到基因里边去了。差一个分子都不行,一定要把这个基因搞明白,然后把这个基因排好序列,abcd几个氨基酸都排好了,人类的基因问题就彻底解决了,所以把它形容为登月工程。人类的基因搞完了所有的基因都克服了,结果搞完了不是那么回事。人和小鼠是90%的同样基因,跟耗子的基因90/%以上,你说那5%造成我们跟耗子的区别吗?肯定不是,这个基因是非常非常严实的,背后还有很多复杂的都没有完全弄明白。不能说这 5%的基因他没有他就成耗子了,我有我就成人了,不是那么简单,这里边相当的复杂。西医是想把它刨根问底到基因学,分子水平,到她的树叶到他的树枝到他的树茎的,一个树叶的毛细血管,给你把病看好了。中医是从整体的观念看问题,所以这个思维是不一样的。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