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视点 > 药企涉案“染色”主要指金胺O染色

药企涉案“染色”主要指金胺O染色

时间: 2012-10-30 09:43  来源: 求医网   编辑: 圆圆

近日,“中药染色”备受关注。日前,安徽毫州12家药企涉嫌违法染色增重被查,这些药企的涉案的“染色”主要指金胺O染色,为有毒致癌物。

摘要:

  9月8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下称“国家药监局”)发布公告称,近期安徽药监局查获一批违法染色增重的中药饮片生产企业,责令严重违规的8家中药饮片生产企业停产整顿,收回6家企业的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证书,对12家企业进行立案调查。亳州市经过GMP认证的中药饮片生产公司达到58家,所有涉案企业占亳州中药饮片生产企业的20%以上。

  近日,“中药染色”备受关注。日前,安徽毫州12家药企涉嫌违法染色增重被查,这些药企的涉案的“染色”主要指金胺O染色,为有毒致癌物。

  “12家涉案企业的相关涉嫌违法行为还在调查之中,这些企业目前还在停产。”10月16日,安徽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下称“安徽药监局”)副局长宣庆生回应《国内经济周刊》的采访。

  上游难监管

  “9月8日被曝光的12家企业,他们的不合格产品均出现在源头上。”曝光后第12天,宣庆生接受《国内经济周刊》采访时强调。

  此次涉案的“染色”主要指金胺O染色,金胺O又名碱性嫩黄,属于接触性致癌物,对皮肤黏膜有轻度刺激,可引起结膜炎、皮炎和上呼吸道刺激症状,长期过量食用,将对人体肾脏、肝脏造成损害。在国外早已列为禁用染料,国家卫生部在2008年将其列为非食用物质。增重主要是用铝盐和镁盐增加重量,即使有的掺入物质对人体无害,也会影响药性。

  “不管对人体有无伤害,只要改变它原来的性质,都是违法的。”国内药科大学教授杨中林说。

  安徽中正中药材饮片有限公司生产车间负责人周雷斌告诉《国内经济周刊》,很多农民和收购中介为自身利益在原材料上做手脚。

  一是‘问题中药材’市场需求大,有些人觉得不上色的中药材不好看,就买有问题的原料,既利于储存又美观。

  二是有些农民种植的中药数量太大,没法完全干燥,只能通过加重等措施弥补损失。”这种情况不仅在较大中药材种植基地有,在其他中药材产地也很普遍——亳州当地的中药材种植户提供的中药原料,质量也无法完全保障。

  除此次曝光的染色、增重、掺假外,硫黄熏蒸法在市场上也大行其道,这主要也应用在原材料上。很多种植中药材的农民选择用硫黄防虫防腐。

  一药厂老板给记者举例:“甘肃党参90%(出售时)没有晒干,为防止发霉变质就用硫黄熏蒸。”本刊记者了解到,从2005年起,《药典》已不再允许使用硫黄熏蒸法。“现在染色、增重等违法行为主要发生在农村加工经营户,比较分散、隐蔽。对此,亳州市开展了市县乡村四级联动整治,共捣毁了10个窝点,现在还在追查之中。”宣庆生介绍。

  很多中药饮片企业为防止原材料有问题,去原材料产地采购原料时都会派专业的服务员和化验员。但即使是经验十分丰富的采购人员有时候也很难辨别原材料是否出现问题。

  “药材是否染色、增重等,外观看不出来,需要监管,难度也很大。”宣庆生也说。

相关标签
涉案
染色
主要指
分享赢大奖:
新浪微博(企业版) QQ微博

新闻推荐

用药安全关系民生和公共安全
用药安全关系民生和公共安全

用药安全是重大的民生和公共安全问题,历来受到政府、媒体和公众的高度关注...[详细]

在线提问

最少可输入50个汉字

常见病 儿童 老人 女性 男性

求医网

网友、医生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2012 Qiuyi 求医网   提示:任何关于疾病的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面对面诊断。

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扫描关注 互动有奖

微信号:2575014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