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疾病要闻 > 专家解析中青年心肌梗死比例逐年增加

专家解析中青年心肌梗死比例逐年增加

时间: 2014-01-06 10:10  来源: 扬子晚报   编辑: 洁洁

曾经有发病统计,和老年人相比,年轻人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当中,吸烟率、冠心病家族史和高血脂的比率相对要高;高血压和糖尿病的比率相对要低。

摘要:
  另外,就是高血压容易出现“晨峰现象”。顾宁主任说,人从睡眠到清醒并开始活动以后,血压从较低水平迅速上升,是昼夜血压变异程度较大的阶段。未经治疗的高血压患者,清晨6:00~10:00时收缩压平均升高14mmhg,甚至可上升80 mmhg,国内外把这种清晨血压急剧上升的现象称作血压晨峰。

  目前,临床研究已经证实,心脏性猝死、心肌梗死、不稳定性心绞痛和出血性、缺血性脑卒中等心脑血管事件特别容易发生在清晨,与凌晨血压增高密切相关。与一天中其他时间相比,清晨时心脏病发作的危险度高40%,心脏猝死的危险度高29%,各型中风的危险度高49%。

  有此一说>>>

  年轻人缺乏心肌缺血的“保护机制”

  有一种说法,年轻人缺乏“心肌缺血预适应”。所谓“缺血预适应”,是指反复多次的短暂心肌缺血,这种机制可促进人体心脏建立起侧支循环,而这种侧支循环具有心肌保护作用,能够提高心肌组织对缺血的耐受性。

  年轻人发病前供应心肌冠状动脉血管的基础病变较轻,多为不稳定的软斑块,血管内没有明显狭窄,因此心脏未能建立血管间的侧支循环,没有“心肌缺血预适应”的保护作用。

  这也就是说,年轻人一旦出现血管完全闭塞,血流中断,心肌梗塞面积会更大,极易导致严重并发症,甚至发生猝死。再加上一些年轻人对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盲目乐观,很容易忽视自身已经出现的症状,即便出现早期胸部闷、痛症状也不易引起重视,从而错过急救的较好时机。

  顾宁主任解释说,一些老年的冠心病患者,尽管主要血管有50%甚至70%的堵塞,但在长期的过程当中,侧支循环也慢慢建立起来了,起到一定的代偿的作用。

  但老年人合并一些基础性的疾病,加上年龄等综合因素考虑,从凶险的程度来说,老年人和中青年人并没有太大区别。

  45岁以上有家族史,需要做冠心病筛查

  急性心肌梗死发作时,病人多有突发性的心前区胸骨后压榨样疼痛,可持续半小时以上,舌下含硝酸甘油或休息也不能缓解,胸口好像被一块大石头压住而喘不过气来,并伴有大汗淋漓、面色苍白、恐惧和濒死感。

  专家建议45岁以上的人群,特别是有冠心病家族史,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疾病的人,即使平时没有冠心病症状,也应每年做一次心脏平板运动试验,或者做一次CT检查,以确定是否真有冠心病,必要时,还应做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同时提醒:如果家人有50岁以上的,家庭小药箱里应该有“心脏病急救药品”的一席之地,这些药品包括硝酸甘油、速效救心丸、阿司匹林等。

分享赢大奖:
新浪微博(企业版) QQ微博

在线提问

最少可输入50个汉字

精彩推荐

常见病 儿童 老人 女性 男性

求医网

网友、医生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2014 Qiuyi 求医网  北京时代网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提示:任何关于疾病的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面对面诊断。

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扫描关注 互动有奖

微信号:2575014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