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优化资源配置、合理规划布局基础上,山西省近期核减1.36万张闲置床位,存量将向社会资本办医、儿科、康复等薄弱领域倾斜。
在优化资源配置、合理规划布局基础上,山西省近期核减1.36万张闲置床位,存量将向社会资本办医、儿科、康复等薄弱领域倾斜。
床位利用效率低
5月23日下午5时,太原市杏花岭区中涧河乡卫生院,一座四层小楼里寂寥静谧,几乎不见患者出入。作为一所中心卫生院,这里承担着辖区内1.8万户籍人口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任务,实际服务人口近4万。此次床位优化整合,该院被核减5张,目前拥有床位25张。
“核减前,30张床位的使用率仅为28%-29%。”院长于晓斌介绍,该院特色是产科,2012年住院患者402人,其中300人左右是产妇,其余100人中,内科患者占到80%,多为高血压等心血管病人进行延续性或预防性治疗。
记者采访当日,全院仅有4名产妇入住,二楼的9间病房多数闲置,整个楼道空空荡荡。“产妇分娩扎堆现象十分明显。”于晓斌说,遇上春季和秋冬生育高峰期,楼里才会热闹些,平时就显得空旷许多。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一项研究日前结题。该研究评价了我国新一轮医改启动后2010年-2012年31个省级行政区的卫生资源利用效率,我省排名居尾。
作为控制医疗机构规模和体量的基本指标,床位数是影响卫生资源利用效率的重要因素。国务院《“十二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暨实施方案》指出,每千常住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达到4张的,原则上不再扩大公立医院规模。2012年9月出台的《山西省医疗机构设置规划(2011-2015年)》也明确规定,到“十二五”末,全省医疗机构床位数控制在17万张以内,每千人口床位数4张以内。
今年1月,省卫生厅据此下发《关于加强医疗机构床位优化整合的通知》。截至目前,已有8个市完成核定工作,核减编制床位1.36万张。
“整合后,全省床位总数13.88万张,每千人口床位数为3.85张。”刘洋表示,对床位使用率不足的医疗机构今后还要及时动态核减。
“按财政拨款的5%用于床位开销计算,核减后,我院每张床位节约成本约20%。”于晓斌说。
基层压力大回归功能定位是核心
据了解,此次核减的床位主要集中在厂矿医院、乡(镇)卫生院等基层医疗机构。原则上,基层医疗机构以观察床为主,不设置床位。
“这实质是个回归功能定位的问题。”省卫生厅副厅长王峻说,基层医疗机构的职能是向居民提供公共卫生和常见病、多发病的基本医疗服务,但定位错乱现象时有发生,“一些乡镇卫生院是奔着县级医院的架子去办的,他们热衷于搞心脑血管专科,做眼科手术,医疗质量和安全很难保证。”
“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后,乡镇卫生院的接诊量和床位使用率都呈下降趋势。”于晓斌解释,该制度要求基层医疗机构只能使用入选基本药物目录的药品,相应地,所提供医疗服务也就限定在一定范围内,很多以前能看的病没法看了,一些医生和患者的用药习惯也因此受限。而大医院用药不受限制,一些患者在大医院做完手术后想回乡镇进行后期治疗,但用的药往往不属于基本药物,卫生院无法提供,“这些导致了部分患者流失。”
网友、医生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2014 Qiuyi 求医网 北京时代网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提示:任何关于疾病的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面对面诊断。
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