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医院管理 > 粤成立角膜银行 有望每年完成4000例角膜移植术

粤成立角膜银行 有望每年完成4000例角膜移植术

时间: 2013-06-07 15:48  来源: 国内新闻网    编辑: 柳长街

6日,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联合广东省红十字会成立“广东省红十字角膜捐献中心”,引入“角膜银行”概念,倡导市民**在身后捐献角膜,助己助人。

摘要:

  6日,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联合广东省红十字会成立“广东省红十字角膜捐献中心”,引入“角膜银行”概念,倡导市民**在身后捐献角膜,助己助人。

  这一全新的角膜银行模式,在保留原有角膜捐献公益性质的基础上,更推动其向助人助己的方向迈进,有利于发动社会角膜捐献的热情与积极性。

  广东省红十字角膜捐献中心由广州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和广东省红十字会联合成立,设有主任、技术员、劝捐员、资料员等岗位,工作人员均由广东省眼库的相关人员担任。

  目前,国内常见的角膜特需主要采取“被动性眼库”模式,由市民填写器官特需卡,待去世后取出角膜。但有专家表示,角膜特需不限于重症患者或脑干死亡者,去世未超过6至8小时者均可特需。

  国内目前约有400万人因角膜病致盲。这其中大多数可以通过角膜移植手术重见光明。但由于角膜材料严重匮缺,每年只有少数盲人能有幸成为角膜移植的受益者。其中,每年有4000多例国内以及境外的角膜病盲人到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求医,希望能通过角膜移植复明,但该中心库存角膜每年只能满足400多例角膜移植手术。黄挺表示,希望角膜中心成立后广东每年能实现4000多例角膜移植手术。

  根据有关规定,在国内,红十字会是受理遗体、器官捐献的单独授权机构。为将角膜捐献、助人助己的理念普及广大市民,广东省红十字会申请设立“广东省红十字角膜捐献中心”,中心设立在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内。

  武汉八旬爹爹为捐献角膜 爱惜眼睛不敢看电视

  今年85岁的唐南生老人,是武汉市红十字会眼库成立后登记的第一位**者,登记编号是“YK-1”。从那以后,唐爹爹为了保护好眼角膜,每天控制看电视时间,只看新闻联播和天气预报,在饮食方面也特别注意。如今近十年过去了,85岁高龄的他还是精神矍铄,耳聪目明。随着年龄越来越大,唐爹爹担心去世后无法实现捐献,他找到负责人李贵刚副教授。

  李教授告诉唐爹爹,爹爹的角膜也可能不能用于移植,而是用于医学研究。根据角膜移植的医学标准,年龄2至80岁的角膜最适合于角膜移植。随着年龄的增加角膜内皮细胞会逐渐衰老变少,而角膜的内皮细胞活性程度决定了能不能用于移植,以及用于哪些病人的移植。

  对全层角膜移植患者来说,选择年龄小于80岁的**者角膜是比较好的。然而板层角膜移植所利用的只是角膜的结构,不需要对活性要求非常高的内皮细胞层,因此对特需的年龄限制较小,所以唐爹爹的角膜将来还是可能用于板层角膜移植的。

分享赢大奖:
新浪微博(企业版) QQ微博

在线提问

最少可输入50个汉字

精彩推荐

常见病 儿童 老人 女性 男性

求医网

网友、医生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2014 Qiuyi 求医网  北京时代网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提示:任何关于疾病的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面对面诊断。

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扫描关注 互动有奖

微信号:2575014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