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立医院改革一直是医疗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固有的组织模式、思维模式一直横亘在改革大门前,前进一步,异常艰难。改革后,中层干部本科学历提升20个百分点,平均年龄降低10岁左右。
公立医院改革一直是医疗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固有的组织模式、思维模式一直横亘在改革大门前,前进一步,异常艰难。
做为改革试点之一的福建省石狮市医院,突破阻力,大胆创新,完成了建院以来力度最大的一次人事管理制度改革,全院所有中层行政干部竞聘上岗,干事自主定岗。改革后,该院中层干部本科学历所占比例提升20个百分点,平均年龄降低了10岁左右。
医院发布竞聘公告,明确了干部竞聘的任职条件和资格、工作程序、岗位设置,并专门成立了中层干部公开竞聘领导小组和监督小组,确保竞聘工作的公平、公开、公正。
本次改革前,该院原有行政职能科室15个、中层干部23名、干事60名(包括工勤人员21名),其中编内60名、编外23名。在此次改革中,该院将行政职能科室整合为10个,实行行政中层干部竞聘上岗和干事自主定岗,体现“能者上、庸者下”的用人原则。
经过层层选拔,该院10名行政职能科室新主任日前走马上任,本科学历所占比例从之前的50%上升到70%,年龄结构从集中于40岁~49岁降低到30岁~39 岁。这10名主任中80%是专职人员,可以将所有精力用于管理,避免身兼两职影响医院整体管理水平提升。该院还赋予这些主任自主选择副主任的权利,以保证科室管理的顺畅。
行政干部竞聘上岗后,该院立即着手实行行政职能科室主任及干事双向互动选择机制,明确干事每两年可以选择调整岗位,每位行政干事可自主选择两个职位,再由各行政职能科室主任确定人选。在双向选择后未被遴选的干事,该院通过分流、待岗、辞退等方式进行处置。
相似案例:
福建三明市实现公立医院药价“三个回归” 三大举措解决看病难看病贵
2012年以来,福建三明市密集出台了一系列医改措施,其中许多措施在全省乃至国内都属首创
2013年2月1日起,三明市对所有县级以上公立医院一步到位地实施药品“零差率”销售改革,全面取消药品(器械、耗材)加成,由政府集中采购、统一配送。全市范围内县级以上公立医院破除“以药补医”模式。
看病贵,是百姓心中的痛。大力推进医改。首先就要从“贵”字下手。
以最常见的“挂床”现象为例:以往,因为只有住院才能报销,一些不必要住院,且未在医院住院的病人,通过“挂床”虚假住院。这一方面造成医疗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又增加了医保基金的支出。
看病难和看病贵是两大并存的问题。解决看病难,三明着重于落实政府办医责任,建立合理的投入机制。公立医疗机构的硬件投入依靠政府,软件和日常管理依靠医院自身,降低医疗成本和提高运行效率依靠体制机制创新。
调动改革积极性
首先,三明在全市县级以上医院实行院长年薪制。
另外,在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方面,三明在县级以上医疗机构试行医生、技师年薪制,对二级(含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在职聘用临床医师类、技师类医务人员,按照级别和岗位实行不同等级年薪制。
网友、医生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2014 Qiuyi 求医网 北京时代网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提示:任何关于疾病的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面对面诊断。
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