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企业申报日期截至8月6日,仅4个工作日,同时据媒体披露,重庆不少本地药企已在官网通知前收到了卫生局发出的传真,质疑其优先考虑本地企业。
该人士还强调,根据该局规定的申报时间,不论是本地企业还是外地企业,准备资料都非常充裕。“我们要求提交的资料很简单,只要企业确定报的药品类目,一天时间就能将资料准备齐全,不存在本地企业优先的问题。”
增补频现地方特色
尽管上述重庆市卫生局人士对“本地企业优先”的质疑予以了否认,不过不少业内人士认为,地方基药目录增补“偏爱”本地药企已是惯例。
记者查询青海省基药增补目录也发现,其藏药增补比较明显,具有地方特色的藏药便由原来的20种扩容至60种。“藏药是青海医药产业的一大特色,基药增补对藏药的支持,对当地医药生产企业有较大利好,包括青海明胶等当地藏药类上市公司都会受益。”重庆一家大型药企管理人士表示。
在广东基药增补目录中,中成药品种占比也比较大,还纳入了15个中药注射剂,而在国家新版基药目录中,并未新增中药注射剂品种。“广东常年湿热,且广药集团等药企都在做中药,资源非常丰富,出现这种情况并不奇怪。”上述人士表示。
“基药增补名额有限,各地优先考虑本地企业对促进当地医药产业发展等各方面都有利。”上述重庆药企管理人士直言。不过,对于他所在企业是否在重庆市卫生局官网发布通知前就收到相关传真一事,他表示自己并不知情。
事实上,对于地方基药增补难以避免的“地方特色”,国家卫计委也曾明确要求各地确保纳入增补范围的品种既要符合遴选原则好要求,也要具有地方防治特色。
“我们会根据基药遴选的原则来确定,但同时也要符合重庆的疾病谱以及基层医疗机构的用药习惯,但这并不能说明会优先考虑本地企业,外地企业也有生产类似药品,都会纳入选择。”上述邓姓人士表示。
“地方基药增补在以当地用药需求为主导的前提下,出现本地企业进入较多的情况,这对市场不会有太大影响,但如果以地方利益为主导,这就会破坏市场竞争秩序。”对医药行业研究多年的投资人士周珏咏说。
网友、医生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2014 Qiuyi 求医网 北京时代网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提示:任何关于疾病的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面对面诊断。
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