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防止儿童药物中毒事件的发生,家长需增加一些儿童药品常用知识,了解正确用药观念,在不确定的情况下,需询问医生或药剂师,做到为孩子用对药,用好药。
七成家长忽视家中药品安全放置
2012年,一位4岁小患者被送进急诊室。入院前4小时输液时突发双眼上翻,家长呼叫不见答应。医生询问之下了解到,小患儿入院5天前发热3天,体温39摄氏度左右,稍咳嗽。家长给服感冒药和止咳药。一天前在私人诊所静脉用头孢类抗生素及降温药。
2011年,一位2岁小患者,7天前出现咳嗽,阵发性咳,有痰但不容易咳出,还伴有喘息,没有发烧。家长自行给孩子服用了抗生素和右美沙芬缓释混悬液口服,咳嗽逐渐好转。第二天一早,患儿出现阵咳,家属自行加量悬液口服液,达到约平时用量的4-5 倍后,患儿出现困倦,嗜睡,反应差,家长大声呼唤,却不见孩子有反应,情急之下,家长带孩子来到了急诊室。
上述两个案例是在医院发生的真实事件,都是因为家长乱用药,导致的孩子药物中毒。
“儿童用药安全”网站在北京、上海、广州、成都4个城市1760名3~6岁幼儿家长中开展的“儿童用药安全”专题问卷调查的数据显示:有七成家长想起来才检查、或从来不检查家中的药品,近两成的家长选择把成人药和儿童药混放在一起。另一个导致药物中毒的原因则是家长将成人药减量甚至按成人剂量喂给孩子,或者将数种药品混合喂给孩子,却不关心药物的成分,或自行加量,导致药物过量。
对于用药不当造成的儿童药品中毒,北京儿童医院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办公室主任、药剂科副主任王晓玲指出,目前儿童专用药比较缺乏,主要表现为品种缺乏、剂型缺乏和说明书不明细,用药剂量缺失。儿童专用药品匮乏导致儿童使用成人药品。临床上由于缺乏儿童用药造成的风险不仅包括药物成分所带来的风险,还包括药物剂型、规格、给药方式等因素造成的风险。儿童常见药的用药剂型与成人用药相比仍不够丰富,造成儿童用药依从性低下。这些均给临床应用带来困惑和安全隐患。
为防止儿童药物中毒事件的发生,家长需增加一些儿童药品常用知识,了解正确用药观念,在不确定的情况下,需询问医生或药剂师,做到为孩子用对药,用好药。
网友、医生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2014 Qiuyi 求医网 北京时代网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提示:任何关于疾病的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面对面诊断。
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