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食品安全 > 多位专家为公众解开转基因谜团

多位专家为公众解开转基因谜团

时间: 2013-12-25 16:48  来源: 北京晚报   编辑: 洁洁

分析该年报数据显示,同一省内不同登记点的数据差异巨大。广东省内的两个肿瘤登记点广州市和中山市,前者恶性肿瘤总发病率高达每10万人332.73人,而后者则仅为199.88人。

摘要:
  流言4 抗虫转基因作物对人有害

  抗虫转基因作物,虫子吃了死,那人吃了也会死。

  真相:人和昆虫从结构、生理活动到生态、习性,有很大不同。转基因抗虫作物,转的是Bt蛋白。Bt蛋白在昆虫消化道的碱性条件下被转化成毒素,因此只对螟虫等鳞翅目昆虫有专一的毒杀作用。哺乳动物的胃液为强酸性,Bt蛋白进入哺乳动物胃肠后,会同其他蛋白质一样,在胃液的作用下快速降解为氨基酸,变成可以被哺乳动物利用的营养成分。

  多年的研究已反复证实,Bt杀虫蛋白对哺乳动物、鸟、鱼以及非目标昆虫无害,也不会像化学农药那样残留在环境中,因此不会对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造成不良影响。Bt蛋白使用历史已有百年,是有机食品中使用量最大的生物抗虫剂。

  流言5 转基因违背自然规律

  转基因违背自然规律,一定不好。

  真相:转基因并非“违背自然”,转基因的意思是把外源基因转入已有生物,确实是一种人为的生物学操作技术。但是人类改变生物遗传背景已有一万多年的历史,传统方法是杂交和对后代人工选择,这些育种方法造就了几乎所有农作物和家养动物品种。

  基因从本质上来说是一样的,基因的改变也是自然界演化的基础,并非“违背自然”;另外转基因作物在栽培过程中,往往少用农药或化肥,从这个角度考虑,反而更“有机”、更安全。

  延伸

  凭外形辨转基因“纯属忽悠”

  转基因大豆不发芽、转基因的土豆削皮后不变黑、甜度很高的甜玉米值得警惕……近日,不少关于如何通过外形辨别转基因作物的文章在网上风传。仅仅看外观形状,真的就能识别转基因吗?多位专家表示,凭借外形辨别转基因的方法,缺乏科学依据,并不靠谱。

  “这类辨别方法纯粹是忽悠”,国内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研究员黄大昉对媒体明确表示,消费者真正现在能接触到的转基因食品,主要就是木瓜、大豆油以及一些转基因大豆做的调和油,其他诸如土豆、大米、玉米、西红柿,都不是转基因,消费者在市场上也是买不到的。我国虽然批准了进口转基因玉米品种,但这些只是用来作为饲料,并不是直接吃的转基因食品,所以无论玉米甜不甜,与转基因没关系。黄大昉强调,凡是经过严格科学评价、依法审批的转基因植物作物和食品,和非转基因产品是一样安全的。

  国内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朱毅也称,大豆发不发芽,跟转基因没有关系,而是跟大豆的储存条件、成活状态等有关系,转基因大豆也是可以发芽的。另外,我国现在并没有给任何转基因土豆颁发安全许可,也没有批准进口转基因土豆用作加工原料,因此“市面上根本就看不到、也买不到所谓转基因土豆”。

  据了解,按照《农业转基因生物标识管理办法》规定,我国已有5类17种在售转基因生物被列入转基因标识目录并在市场上销售,这些都需要在外包装上标识出来。消费者在购买时查询标签上的文字,即可辨别。

相关标签
转基因
致癌
不育
饲料
分享赢大奖:
新浪微博(企业版) QQ微博

在线提问

最少可输入50个汉字

精彩推荐

常见病 儿童 老人 女性 男性

求医网

网友、医生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2014 Qiuyi 求医网  北京时代网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提示:任何关于疾病的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面对面诊断。

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扫描关注 互动有奖

微信号:2575014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