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员部署打击保健食品“四非”专项行动。据了解,包括生产减肥、辅助降血糖等保健食品中非法添加药物等,都属于重点打击内容。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根据近期对保健食品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通过官网发布提示,提醒消费者特别是老年人,在选购保健食品、辨别保健食品宣传真伪时,要注意五大非法宣传陷阱。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五大非法宣传陷阱有:“药到病除”不可信。 “健康讲座”为促销。一些不法商家利用“访谈、讲座、采访、座谈会”等形式为幌子,兜售保健食品。“免费活动”为洗脑。一些不法商家通过“赠药”、“免费试用”、“发放小礼品”、“抽奖”等方式,吸引老年人参加其组织的促销活动。促销现场往往气氛热烈,夸大产品功效,甚至声称治疗百病。
一些老年人不知不觉中被“洗脑”,从而购买产品。 “优秀证明”属虚构。一些非法保健食品广告利用国家机关及事业单位、医疗机构、学术机构、行业组织的名义和形象,为产品的功效作说明,以增强产品的优秀性和说服力。 “专家义诊”为骗局。一些不法商家雇佣所谓的专家、教授为老年人开展免费专家体检或义诊。体检后,往往会告知老年人身体存在多种问题,需要及时购买产品治疗,不少老年人因此被诱骗购买了一堆无用且不知真假的保健食品。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提示,消费者要警惕这五种保健食品非法宣传陷阱。保健食品不是药品,没有治疗作用。患有疾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治疗,不要相信违法广告的宣传。
网友、医生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2014 Qiuyi 求医网 北京时代网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提示:任何关于疾病的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面对面诊断。
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