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优秀发布 > 我国每分钟有2.5人死于慢阻肺

我国每分钟有2.5人死于慢阻肺

时间: 2013-11-06 17:16  来源: 搜狐健康   编辑: 媛媛

慢阻肺是一种可导致患者呼吸功能逐渐下降的慢性肺部疾病,以往较多诊断的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多属于此病范畴。一旦患病,慢阻肺患者及其家庭都面临身体健康。

摘要:

  现如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疾病出现的频率较高。据了解,慢阻肺属于常见的疾病,现已成为全球第四大致死疾病,我国慢阻肺总患者数高达4300万人,主要是40岁以上吸烟男性,平均每分钟就有2.5人死于慢阻肺。

  慢阻肺被称为“沉默的杀手”,早期的咳、痰、喘症状易被患者忽视,确诊时已造成较重危害;同时,不能坚持治疗也是导致慢阻肺急性加重、病情反复的重要原因,对患者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专家指出,慢阻肺治疗就像是在跑“马拉松”,唯有坚持长期治疗才能稳定病情,如果患者中途放弃导致病情反复或急性加重,都会使之前的治疗成果付之一炬。

  长期坚持:“马拉松式”治疗的基础

  王辰教授表示,慢阻肺是一种可导致患者呼吸功能逐渐下降的慢性肺部疾病,以往较多诊断的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多属于此病范畴。一旦患病,慢阻肺患者及其家庭都面临身体健康、精神状态和医疗开销的多重打击。

  治疗慢阻肺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就像一场考验毅力和耐力的马拉松长跑。在这场长跑中,每位选手的目标都是改善呼吸困难症状,提高活动能力,预防急性加重。

  王辰教授指出,实现“马拉松式”治疗目标的关键就是坚持长期规范治疗,绝不能停下治疗的脚步。慢阻肺患者的肺功能损伤具有进行性下降、不可逆性进展的特征。临床表现为长期反复咳嗽、咳痰、呼吸困难,久而久之还有可能演变成肺心病。因此,一旦中断治疗,很可能会引发病情的反复,或者急性加重,进而给患者的肺功能造成不可逆转的损伤,也会给患者的家庭和经济带来沉重的打击。

  经历过病情急性加重的病人一定都对当时的呼吸困难等症状刻骨铭心,而且,慢阻肺的病情发展是个渐进性过程,需要长期稳定的管理。如果不预防不管理,随着疾病的进一步发展,气道阻塞加重、肺组织弹性损坏,患者的生存质量会越来越差。不仅如此,每次进入病情加重期,绝大多数患者都无法避免住院,人均住院费高达22691.4元 ,如此高额的住院费用往往超过患者坚持一年规范治疗的全部费用。

  因此,王辰教授建议:如果您的家人被确诊为慢阻肺患者,就要督促患者遵医嘱进行药物治疗,并坚持长期的规范治疗,不可随意停药换药,做到即使家中出现患者,也能合理控制病情,全家人共享美好生活。

  早诊早治:有效治疗 赢在起跑线上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副组长、国内慢阻肺联盟核心成员、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呼吸科姚婉贞教授在共享会上指出:在我国40岁以上人群中,慢阻肺患病率为8.2% ,由于早期症状轻微,主要是咳嗽、咳痰、活动后呼吸困难等容易被误解为生理机能“老化”症状,往往使患者错过较好治疗时机,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负担。因此,多位专家呼吁:40岁以上有长期吸烟嗜好的人群,经常暴露在粉尘环境中工作的人群,以及有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的人群,建议在每年的常规身体检查中加入肺功能检测项目。

  慢阻肺是一种慢性进行性发展的疾病,具有高致病、高致残、高致死等特点,严重威胁着公众的健康。该疾病不仅累及肺脏,导致肺功能逐渐下降,也可引起全身(或称肺外)的不良效应,显著增加其他疾病患病风险,慢阻肺常见的合并症包括心血管疾病、骨骼肌功能障碍、代谢综合征、骨质疏松症、抑郁和肺癌。

  因此,早防早治可以有效地帮助患者在病情仍不严重,体力和精神尚属充沛的时候开始接受治疗。这样,患者能以相对较好的状态开始马拉松似的长期治疗,使自己不输在起跑线上。而且,目前肺功能筛查是诊断慢阻肺最容易、最经济、最准确的方法,只要“吹一口气”就可以帮助患者达到“早发现,早治疗”的理想效果。

  同时,健康知识宣传员白岩松表示,慢阻肺疾病的防治只依靠医务人员和政府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而是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共同努力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是健康宣传员。目前,大部分慢阻肺患者都是中老年人,很多都是家中的“顶梁柱”,工作压力大,工作繁忙,既没有时间又不太注意自己的健康或身体变化,即使出现了慢阻肺的早期症状也会不以为意,耽误了病情。因此,普及健康知识,关注呼吸健康的细微变化,及时到医院就诊,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做到共抗慢阻肺。

  合理用药:长期治疗安全保障

  慢阻肺患者在“马拉松”式治疗的过程中一定要找到一双合脚的鞋,这双鞋就是安全有效的治疗药物。姚婉贞教授强调,医生应根据慢阻肺患者的自身情况、平衡疗效利弊,为患者开具合适的治疗方案。慢阻肺治疗的核心药物是支气管扩张剂,如噻托溴铵,可以持续有效扩张气道,副作用较小,显著改善呼吸困难症状,稳定期的慢阻肺患者可通过坚持长期使用来预防急性加重。对于不同疾病程度,可以考虑加入不同的其他药物。

  慢阻肺是全身性的疾病,长期使用药物应考虑不增加其他合并症风险的药物,同时副反应要小;以稳定期慢阻肺患者使用的吸入激素为例,虽然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起到减少急性加重、改善生活质量的疗效,但长期使用吸入激素会显著增加口咽部真菌病和声音嘶哑的发病率,此外吸入皮质激素组的肺炎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也显著高于安慰剂组,因此吸入激素不是慢阻肺防治的优选,医师和患者应该全面衡量利弊后,考虑是否需要在维持使用支气管扩张剂的基础上加用吸入激素。同时由于慢阻肺多发于中老年人群,应注意减少骨质疏松的风险,长期服用激素易引起的骨质疏松称为激素性骨质疏松,具有发病早、程度重、易骨折等特点,因此应避免在慢阻肺急性加重时反复使用糖皮质激素。

  在我们平时生活中,经常通过马拉松式的方式来进行治疗,同时也需要与患者长期的沟通,不断的调整治疗方式,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要注意均衡营养、平衡膳食、坚持肺康复锻炼,这样才可以渐渐的康复。

分享赢大奖:
新浪微博(企业版) QQ微博

新闻推荐

美新研究称电子烟更易让青少年上瘾
美新研究称电子烟更易让青少年上瘾

结果发现2011年约3.1%的美国青少年抽电子烟,但在2012年这一比例升至6.5%。...[详细]

在线提问

最少可输入50个汉字

精彩推荐

常见病 儿童 老人 女性 男性

求医网

网友、医生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2014 Qiuyi 求医网  北京时代网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提示:任何关于疾病的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面对面诊断。

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扫描关注 互动有奖

微信号:2575014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