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烹饪炒或炸的高温加热中,还会产生致衰老的物质,如丙烯酰胺。范志红指出,烹饪时油温过高,产生的PM2.5就会更高,致癌物质和致衰老的物质会更多。
针对前几日北京持续雾霾天气,一时间PM2.5成为最敏感、最火爆的话题,近日,北京市外事办主任赵会民一句“国内人习惯的烹饪对PM2.5的贡献也不小”,更是引爆了网民的调侃和讨论。
烹饪究竟会不会产生PM2.5?哪种烹饪方式产生的PM2.5比较大?昨日,新京报记者邀请环保公益组织“自然大学”研究人员,在家中使用蒸、煮、炸、炒这4种方式,监测PM2.5的数值变化。
结果显示,烹饪确实能产生PM2.5,但蒸、煮方式,产生的PM2.5并不多,而油炸、炒菜时,PM2.5则迅速飙升8倍到近20倍,达到严重污染甚至爆表的级别,其中炒菜产生的PM2.5最多,5分钟内PM2.5数值就从开始时的38微克/立方米增加到了787微克/立方米。
“自然大学”研究人员谢新源表示,通过实验不难看出,烹饪尤其是炒、炸的方式,确实会产生不可忽视的PM2.5,尽管它可能比起机动车、燃煤、工业扬尘产生的PM2.5来说,占比算小的,但由于油烟中吸附了有害物质,因此公众也不能低估。
国内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营养与食品安全系副教授、国内营养协会理事范志红也指出,餐饮烹饪的污染是空气污染的一个重要来源,而且烹饪时油温过高,产生的PM2.5就会更高,产生的致癌物质和致衰老的物质会更多。
【专家说法】
PM2.5易吸附油烟中致癌物
国内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营养与食品安全系副教授、国内营养协会理事范志红昨晚称,烹饪污染确实是空气污染的一个重要来源。
应该说,蒸、煮的方式烹饪,产生的PM2.5是可以忽略不计的,那主要是开火的燃气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但炒菜、油炸就不一样了,油烟里有苯并芘、杂环胺等大量致癌物质,会吸附粘到PM2.5上,这比“普通的灰尘还要厉害”,被人体吸入后容易引发肺癌、胃癌等。尤其是炒菜油炸温度在200℃以上,油长时间高温加热,会产生数百种有毒物质。
另外,烹饪炒或炸的高温加热中,还会产生致衰老的物质,如丙烯酰胺。范志红指出,烹饪时油温过高,产生的PM2.5就会更高,致癌物质和致衰老的物质会更多。
【专家支招】
炒菜时应把菜焖熟后再翻炒
●无论蔬菜、面食还是鱼肉,尽量多采用蒸、煮、炖的方式烹调。
●高层建筑的居民楼,如果是烟道共用的,在集中做饭的时间段,即使不做饭,也较好打开抽油烟机。
●炒蔬菜时,不妨放少量油炒香葱姜蒜等香辛料,倒入蔬菜焖两三分钟,让蒸气把菜焖熟,再开盖翻炒,加盐调味出锅。尽量不要选择放大量油,长时间猛火煸炒,炒到蔬菜变色焦黄。
●一定注意控制油温,油尽量不要冒油烟,冒油烟意味着油温已超过200℃,这是令食物中蛋白质产生致癌物的温度。
网友、医生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2014 Qiuyi 求医网 北京时代网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提示:任何关于疾病的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面对面诊断。
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