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缺乏免费开放的公共研究数据库而导致许多的重复研,浪费时间资源而又毫无意义。导致了“遵循临床医学证据”的循证医学研究在我国面临瓶颈和困惑。
我国缺乏免费开放的公共研究数据库而导致许多的重复研,浪费时间资源而又毫无意义。导致了“遵循临床医学证据”的循证医学研究在我国面临瓶颈和困惑。
我国优秀循证医学专家介绍说,于1996年首次把循证医学理念引入我国。循证医学尤其注重把收集到的临床医学证据转化为最适宜的诊断方法、最精确的预后估计和最安全有效的疗法。可是我国却封闭了这一重要信息来源。
循证医学研究需要大量数据作为依据,从多方获得尝试获得资料,同时也要确保资料的真实性,对研究的进程具有重要影响。专家还说道,在国外,国家经费资助的项目,其研究原始数据通常对本国公民免费开放,这就表明更多科学家可以利用这些数据作为基础依据从而进行研究,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资源共享。但是我国目前还没有建立公共数据库对公众开放的制度,所以研究者很难干得到哪些单位、哪些医院、哪些人做过过哪些研究。更无法得知某些研究是否已经得到重大的突破或发现,或者一些有意义的研究已中断,无法得到这些具体信息,因此导致重复再研究,造成人力和资源的浪费。一些学者很期待我国公共研究数据库早日向研究者免费开放。
在众多需要研究的对象中专家说道,在科研选题、立项、可行性评审中,应更多资助优先级研究疾病,考虑真实世界中的实际情况和需要,更加贴合实际的解决民众最关心的生活健康问题。所以在选题研究范围不能过于狭窄,除了基因、分子生物学等基础研究外,更加应该重视社会现象、心理因素对疾病影响的研究,支持长期随访研究,让研究证据能够及时转化为临床实践,为循证政策制定提供依据。以上的言论如果能够实现会对医学产生重大的影响,也可以大力的推动医学的发展为广大群众创造更多的健康保障。
网友、医生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2014 Qiuyi 求医网 北京时代网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提示:任何关于疾病的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面对面诊断。
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