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大一附院的专家们在国内率先开展了神经系统损伤的流式细胞分选等方面的研究。他们经过一年多潜心攻关发现:颅脑损伤或脑外科手术后,患者体内外周血或体液内出现了**标志细胞和
如何治疗瘫痪一直是世界医学界的一大难题。目前,对瘫痪昏迷病人的传统治疗不外乎康复、理疗、药物、针灸等方法。其中的一些方法对一部分病人有效,而对另一部分病人出现弱效或无效,疗效如何也缺乏深层次的检测和原因探讨,而手术治疗有因为神经和大脑的复杂性,风险较大,致残致死率高。
郑大一附院的专家们在国内率先开展了神经系统损伤的流式细胞分选等方面的研究。他们经过一年多潜心攻关发现:颅脑损伤或脑外科手术后,患者体内外周血或体液内出现了**标志细胞和免疫学细胞的明显变化,不同患者或不同病程中存在着明显的个体差异。专家们可结合患者体内其他损伤因子的不同和变化,针对性地选择适合该病人的治疗策略,再根据初步治疗反应进行调整,最终选定“优化治疗”方案。
近日,一项瞄准世界神经修复学术前沿、国内首创的对多种原因导致的瘫痪昏迷病人实施细胞分子水平精准诊断、进行个体数字化治疗的新成果,由郑州大学一附院神经外科主任宋来君、副主任杨波教授在河南省神经修复学术研讨会上正式对外发布。
该成果受到国际神经修复学会、哈佛大学医学院专家和我省各地市神经外科、神经内科、小儿内外科等10余个专业300名业内代表的高度评价。
统计数字显示,我省每年新发瘫痪昏迷病人约6万人左右,国内80万人左右。由于这类病患治疗周期长、费用高、人工成本大,给病人、家庭造成了极大痛苦和沉重负担。这一新成果,开创了对重大疾病——瘫痪昏迷实现救治效果最大化的新途径。
网友、医生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2014 Qiuyi 求医网 北京时代网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提示:任何关于疾病的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面对面诊断。
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