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在假期一开始就要协助孩子制定合理的假期计划,让孩子在假期中的学习玩乐有节有度,避免孩子因生活规律变化大而产生心理和生理上的不适。
假期刚刚过去,不少孩子都会出现或这或那的“小不适”。对此,专家解释,这些都属于“假期综合症”的表现,这些症状一般会持续两周,在此期间,家长们需要耐心地帮助孩子慢慢地调整好状态。
开学第一天,孩子扎堆“病”
除了节日期间生活饮食不节造成的节日病外,每当放完假,总会有不少学生在假期结束后表现出一些反常现象,如焦虑、易怒、情绪不稳定,甚至记忆力减退、理解力下降、厌学等症状,这主要是因为学生自身的心理调节能力较弱造成的,其根本原因在于假期中不良生活方式打乱了生物钟的节律。家长在假期一开始就要协助孩子制定合理的假期计划,让孩子在假期中的学习玩乐有节有度,避免孩子因生活规律变化大而产生心理和生理上的不适。
儿童“假期综合症”表现
郑州市儿童医院心理科主任焦敏介绍说,“假期综合征”有以下症状,躯体方面有:头晕头疼、心慌心悸、失眠不安、嗜睡、恶心、腹痛、疲倦、食欲不振、眼睛不适、耳鸣、对声音敏感等。情绪表现:喜怒无常、心慌意乱、脾气渐长、不爱搭理人、爱发脾气、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理解力下降等。
焦敏说,“假期综合征”属于一种情绪障碍,年纪越小症状表现得越明显,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多是由于假期过于集中,让学生生活懒散无规律。假期后,作息时间又要恢复到规律的状态,失去这种“自由”,心里自然不愿意。孩子的自制力不强。家长要帮助引导孩子消除“假期综合征”,让他们尽早进入学习状态。因此,帮助孩子慢慢调整心态和生物钟是消除孩子“假期综合征”的关键。
网友、医生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2014 Qiuyi 求医网 北京时代网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提示:任何关于疾病的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面对面诊断。
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