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8月底至9月初,中央机关刊物《求是》的直属杂志《小康》杂志社联合清华大学媒介调查实验室,对东、中、西部文化程度在初中以上、收入在1500元及以上的公众进行调查
2012年8月底至9月初,中央机关刊物《求是》的直属杂志《小康》杂志社联合清华大学媒介调查实验室,对东、中、西部文化程度在初中以上、收入在1500元及以上的公众进行调查。该调查主要从休闲观念、休闲支出、休闲方式和休闲时间等4个方面进行考量,调查显示,该指数前三项指标都呈现出逐渐上升态势,只有休闲时间连续下跌。
46.8%的受访者认为,与去年相比,自己的休闲时间“更少了”;37.7%的受访者认为“没有变化”;比去年休闲时间“更多了”的受访者比例尚未达到两成。而且近三成受访者认为自己的休闲时间“差远了”,5.1%的受访者甚至称自己“几乎没有休闲时间”。
国内人的休闲观念正在逐渐改变。49.2%的受访者认为休闲对提高工作效率有“比较大”的促进作用,31.5%的受访者认为休闲对提高工作效率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认为休闲对提高工作效率“几乎没有作用”或者“完全没有作用,反而会耽误时间”的受访者比例还不到1%。
休闲观念进步了,却没有充裕的休闲时间。对自己的休闲状况,七成受访者表示“一般”、“不太满意”甚至“很不满意”。而在影响人们休闲满意度的种种因素中,排在第一位的仍与“工作”和“时间”这两个关键词有关。七成受访者把原因归结为“工作忙、压力大,可自由支配的时间太少”。
为何要参加休闲活动?62.8%的受访者表示从事休闲活动主要是为了“放松身心”,33.8%的受访者为了“满足爱好”,30 .6%的受访者为了“锻炼身体”,接下来依次是“增长见识”、“换一种生活方式”、“享乐”、“暂别现实压力”、“结交朋友”、“加强沟通、牢固感情”、 “扩展生活经验”等等。
据悉,国内休闲小康指数主要从休闲观念、休闲支出、休闲方式和休闲时间等4个方面进行考量,自 2006年以来,前三项指标都呈现出逐渐上升态势,只有休闲时间指数的最高值出现在2007年,从2010年至今,则连续三年出现下跌趋势。今年的休闲时间指数为68.3,甚至比2006年还要低。
网友、医生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2014 Qiuyi 求医网 北京时代网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提示:任何关于疾病的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面对面诊断。
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