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世界卫生组织官方网站上获悉,将开展一项针对食源性吸虫感染防治知识普及活动。据统计,全世界至少有5600万人患有一种或多种食源性吸虫感染疾病。
近期,从世界卫生组织官方网站上获悉,将开展一项针对食源性吸虫感染防治知识普及活动。据统计,全世界至少有5600万人患有一种或多种食源性吸虫感染疾病。其中,最为常见的种属有:支睾吸虫、后睾吸虫、片形吸虫和并殖吸虫四种。食源性吸虫感染是极易引发的区域性疾病,尤其是在东亚、南亚和南美洲具有较高的发病率。
截至目前,全球已有70多个国家报告发生食源性吸虫感染病例,食源性吸虫感染在东南亚和南美这些地区已发展成为重要公共卫生问题,该疾病所带来的公共卫生负担主要缘自发病率而非死亡率。
据调查,在国家内部,疾病传播往往局限在有限的区域,并且呈现出行为和生态方面的特征,比如人们的饮食习惯,食品的生产和制备方法,以及中间宿主的分布等。
食源性吸虫感染属于人畜共患病,即此类感染可从脊椎动物自然传播到人,反之亦然。此类疾病通常会涉及两个中间宿主。在所有情况下,第一中间宿主属于淡水蜗牛,第二宿主则存有差异,比如,支睾吸虫病和后睾吸虫病的宿主是淡水鱼,而并殖吸虫病却是甲壳动物,但它们的终宿主始终是哺乳动物。
调查显示,当人们摄入感染了寄生虫幼虫的第二中间宿主后就会获得感染,但是,片形吸虫并不需要有第二中间宿主,只要人们摄入了粘附有幼虫的水生蔬菜之后就会获得感染。
目前来看,预防食源性吸虫感染的主要手段是减少感染风险,并控制相关发病。治疗方面,采用预防性化疗或采取安全有效的驱虫药物进行治疗。
网友、医生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2014 Qiuyi 求医网 北京时代网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提示:任何关于疾病的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面对面诊断。
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