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药界动态 > 洋中药已占我国1/3市场 威胁中药产业发展

洋中药已占我国1/3市场 威胁中药产业发展

时间: 2013-07-12 17:53  来源: 经济参考报   编辑:

河北安国市的中药材种植面积为七万余亩,种植品种40多个,规模品种以除薏米外的“八大祁药”为主,约占总面积的50%以上。

摘要:
  河北省中药材鉴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韩世凯说:“现在对中药材的检测标准却是采用西方分析化学的标准。中药是临床疗效的结论,经方是现代中药的基原,讲究的是配伍和剂型相互对应,但现在的研究是拆方研究、将药材当作药品研究、中药标准套用西方的药材检测标准。”

  洋中药高价返销国内

  随着疾病谱与医疗模式的改变、“回归自然”和“绿色”消费的兴起,传统天然药物和植物药的地位日益得以提高。基于此,国外医药学者与制造商纷纷致力于从植物药中寻找新药线索,试图开辟药物研制的新途径,特别是德国、日本、韩国等国家。一份资料显示,全球中药国际市场被国外瓜分,日本占到80%的份额,韩国10%,而国内仅占5%。

  国际市场上的中药市场,不仅被外国占领,而且绝大多数中药都是从国内廉价卖出的中药材,国外经过深加工后,换个包装又高价返销到国内。神威药业集团董事长兼总裁李振江说,“据不完全统计,这一部分中药在国内市场已经占到1/3。”

  以银杏叶来说,德国每年从国内大量进口,低廉的价格和大量的污染留在了国内,生产出的产品又以高出十倍以上的价格返销回国内。专家表示,洋中药科技含量高、用料考究、定位简单明确等优势都是它快速发展的原因。

  李振江说:“洋中药最大的倚仗还是在质量上的优势,即质量标准规范程度高。特别是欧洲一些国家的植物药制剂,一般以标准提取物或有效成分标示剂量,从而导致了我国质量标准与之相比较欠规范化、标准化和重现性差等缺点。这些优势形成了洋中药进军我国中药市场的强大竞争力。”

  专家认为,洋中药占我国中成药市场的份额已达1/3,其背后必将加剧中药种质资源危机和中药资源研发利用的国际竞争。

  李振江表示,日本、韩国、东南亚以及西欧的一些草药企业从我国低价购入原料药就地粗加工,运回国内精炼提取制剂后以高价返销的现象日益严峻,这不仅对我们中药产业是一个很大的冲击,对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也将造成威胁。

分享赢大奖:
新浪微博(企业版) QQ微博

在线提问

最少可输入50个汉字

精彩推荐

常见病 儿童 老人 女性 男性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